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实验在生物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应先后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
B.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C.利用淀粉和淀粉酶为材料,可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用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时,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实验现象观察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有关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 解: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用的染色剂是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一次性的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错误;
B、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A液浓度相同,但斐林试剂乙液与双缩脲试剂B液浓度不相同,因此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B错误;
C、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水解,故淀粉和淀粉酶不能作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材料,C错误;
D、用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时,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实验现象观察,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熟悉,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从现在生物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与核酸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细胞分裂的核酸只有mRNA和tRNA
B.细胞分化的原因是核DNA遗传信息改变
C.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D.细胞癌变后mRNA的种类和数量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从一种生物体内中获得的某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多糖是糖元
B.此时细胞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这种细胞正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D.此时细胞中染色体中的DNA分子不能进行转录和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探究酶是否为RNA时,可用甲基绿染液检测,如果变红则为RNA
②还原糖鉴定:将适量的斐林试剂A液和B液混合→滴加到苹果匀浆样液中(水浴加热)→观察
③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④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洋葱根尖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⑤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有氧与无氧为该实验的自变量
⑥酒精会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A.①②④⑥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请根据调查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宜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其中五点取样法(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
(2)某同学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山地内某阶段田鼠的种群密度,该方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进行调查.由于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较难再次被捕捉,因此用该方法计算所得的种群数量会比实际值偏高.
(3)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用逐个计数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图乙是图甲中d(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丙图中有4个这样的结构.
(2)图乙中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神经中枢.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abcde点可产生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类型,突变类型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食用此种植物的某种昆虫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类型对昆虫的变异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
B.昆虫的变异可降低其灭绝的可能性
C.昆虫的选择作用可能导致该突变基因的频率增加
D.最终昆虫和植物总会有一种生物被淘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将等量且足量的活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h后测定的O2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如表所示:
O2浓度量(%)01234567101520
O2吸收量(mol)00.10.20.30.40.50.60.70.80.90.9
CO2的释放量(mol)10.80.70.60.50.550.60.70.80.90.9
(1)请根据上表的数据画出苹果果肉细胞在不同的O2浓度量下吸收的氧气量和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的坐标图
 
(2)当外界O2浓度为1%时,苹果果肉细胞进行的呼吸类型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此时,呼吸作用的终产物除了CO2外,还有水和酒精.当外界O2浓度为10%时,苹果果肉细胞进行的呼吸类型为有氧呼吸,判断的依据是有氧呼吸过程中吸收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3)当O2浓度为3%时,苹果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3:1.贮存水果蔬菜时既要保持其口感又要减少水分的消耗,所以常控制适宜的条件,如低温、低氧、空气湿润(至少写出两个条件),其原理主要是降低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维持人体稳态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激素②甲状腺激素(激素名称)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名称)③促甲状腺激素(激素名称)的含量变化趋势是下降,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激素②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2)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在寒冷环境中,②的分泌量增加,②与激素b肾上腺素(激素名称)是协同关系
(3)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c胰高血糖素减少.
(4)当人紧张时,内脏神经兴奋,兴奋以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或电信号)形式向前传导,引起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细胞,使体内b的分泌量增加,引起呼吸、心跳加快.这种生理过程是由神经和体液(激素)调节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