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将色素分离的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所用的最佳材料是_______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常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__,该材料优于其他部位的原因是________。
(4)若观察有丝分裂,所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__,简要地写出操作流程:____________。
(5)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和“观察有丝分裂”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盐酸,它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东校区高二上期末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若草固定的太阳能转化的有机物为1000 kg;又假如每个营养级的生物被两种生物捕食时各食一半,则鹰最少增加( )
A.12.75 kg B.15.25 kg
C.7.75 kg D.21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铜陵一中高二理上寒假学习检测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 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② 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
③ 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④ 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铜陵一中高二理上寒假学习检测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呼吸商(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下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商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吁吸越弱
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铜陵一中高二理上寒假学习检测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胰脏细胞能将被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掺入到蛋白质中,这样就给新合成的蛋白质带上了标记,使我们有可能追踪细胞中这些蛋白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追踪的是一种酶,此酶最终被分泌到胰脏细胞外面。下列途径中,哪一条是这种蛋白质最可能的移动途径( )。
A.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
C.细胞核→高尔基体→内质网
D.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铜陵一中高二理上寒假学习检测生物1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时,不需要考虑( )
A.选择的小鼠必须是纯种
B.用同种抗原多次注射小鼠
C.细胞融合时加入促融剂
D.筛选时采用单细胞培养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铜陵一中高二理上寒假学习检测生物1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铜陵一中高二理上寒假学习检测生物1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数量为5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1000只
B.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始终呈“J”型增长
C.由于天敌、资源和空间等原因,导致第5~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
D.若该物种为田鼠,将其数量控制在5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A、B、C、D为神经纤维上四点,且AB=BC=CD,现将-个电流计依次连接到神经纤维膜表面的两点(①AB,②BD,③AD)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