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传染病.接种乙脑疫苗是防治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科研人员对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在机体内的免疫应答机制进行了研究.
组别注射物 血清稀释倍数
A组乙脑减毒活疫苗原液 40
B组103倍的稀释液 10
C组104倍的稀释液 10
D组105倍的稀释液<10
E组乙脑灭活疫苗原液 40
F组不做处理<10
(1)乙脑疫苗进入小鼠体内,作为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大部分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2)取健康小鼠分为六组,每组20只,以原液、103、104和105倍稀释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原液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获得免疫小鼠,几天后,每组选取10只小鼠抽取血清进行稀释,测量达到标准抗原抗体反应效果的血清稀释倍数,所得平均值见表,以此反映小鼠的抗体水平.实验中自变量为疫苗种类、不同稀释倍数的减毒活疫苗.分析可知,两种疫苗都能诱导体液免疫机制的发生,且随着减毒活疫苗稀释倍数的增加抗体水平下降.
(3)研究人员取每组其余10只免疫小鼠进行实际免疫效果的测定.测定时,将乙脑病毒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14天,记录小鼠的存活数量,结果如图.结合(2)中实验结果分析,A组和E组相比较,两组血清抗体水平相同,但A组实际免疫效果却高于B和E组,据此推测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可能还存在较强的细胞免疫机制.实验中B和E两组的比较也可以支持上述推测.
(4)为证明(3)的推测,科研人员选取(2)中E、F和A三组免疫小鼠,从三组小鼠的脾脏中提取效应T细胞,把靶细胞混合培养,4小时后测定靶细胞的存活率(死亡率).若靶细胞的死亡率为 A组>E组>F组,则说明上述推测正确.

分析 从题中表格中A~F组的处理情况可以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疫苗的种类、不同稀释倍数的减毒活疫苗.在能发生免疫反应的前提下,血清稀释的倍数越大,说明之前注射的疫苗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效果越好.所以从B组~D组效果是越来越差,这就说明随减毒活疫苗稀释倍数的增加抗体水平在下降.从表中A~D组可以看出,乙脑减毒活疫苗可以诱导体液免疫,从表中E组可以看出,乙脑灭活疫苗也可以诱导体液免疫.

解答 解;(1)注射的疫苗是作为抗原进入体内,在刺激B细胞之后,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由浆细胞产生抗体.
(2)从题中表格中A~F组的处理情况可以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疫苗的种类、不同稀释倍数的减毒活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并分布于血清中,所以为了看疫苗的效果,可以提取血清并稀释,利用其中的抗体与抗原发生免疫反应的情况来检测.在能发生免疫反应的前提下,血清稀释的倍数越大,说明之前注射的疫苗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效果越好.所以从B组~D组效果是越来越差,这就说明随减毒活疫苗稀释倍数的增加抗体水平在下降.从表中A~D组可以看出,乙脑减毒活疫苗可以诱导体液免疫,从表中E组可以看出,乙脑灭活疫苗也可以诱导体液免疫.
(3)要检测注射疫苗的效果,就应该将乙脑病毒注入小鼠体内,从小鼠的存活情况来判断.从(2)的表中可以看出A组和E组血清中抗体水平一致(血清稀释倍数都为40),但从(3)的曲线图中却看出A组小鼠的存活率比E组小鼠的存活率要高,那么有理由猜测,减毒活疫苗相比灭活疫苗能更好的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另外从B和E组看,B组的抗体水平没有E组的高,但B组小鼠的存活率却高于E组,所以 B、E两组比较也能得到同样结论.
 (4)要证明(3)的猜测就应该取A组和E组小鼠的效应T细胞进行免疫实验,但为了存在空白对照,还应该加上并未做处理的F组小鼠.实验中用三组小鼠的效应T细胞去攻击靶细胞,如果靶细胞的凋亡率是A组>E组>F组,就能够说明减毒活疫苗相比灭活疫苗能更好的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
故答案为:
(1)抗原   浆细胞
(2)疫苗种类、不同稀释倍数的减毒活疫苗   体液  下降
(3)乙脑病毒   两组血清抗体水平相同,但A组实际免疫效果却高于B和E组  B和E
(4)E、F  存活率(死亡率)   靶细胞的死亡率为A组>E组>F组

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利用AaBb植株培育得到AAbb植株的过程如下,基因重组发生在(  )
AaBb植株$\stackrel{①}{→}$花粉细胞$\stackrel{②}{→}$愈伤组织$\stackrel{③}{→}$幼苗$\stackrel{④}{→}$AAbb植株.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生物科研小组调查某弃耕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绘制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弃耕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三个物种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同时体现出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随时间的推移物种①逐渐消失,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
D.图中b→c段,物种②的种群密度变为相对稳定与其耐受弱光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阿拉斯加地区,棕熊生活在树林里,北极熊生活在雪原和浮冰上,它们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自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但在动物园两者可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棕熊和北极熊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北极熊白色皮毛是雪原和浮冰环境诱导发生突变的结果
C.棕熊与北极熊在自然环境中基因无法交流
D.北极熊和棕熊都是长期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中,表述完全准确的一组是(  )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②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模型建构法
④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用于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并将DNA染色
⑤在“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NaOH用于营造碱性环境
⑥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时,需先将样液摇匀,再滴加到计数室,最后盖上盖玻片.
A.①③⑥B.①③⑤C.①②⑤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盐酸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B.在研究蛋白酶专一性实验中,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底物是否被分解
C.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含量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快
D.研究动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可以用饲喂法、切除法等进行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热休克蛋白(HSP)是一类应急蛋白,高温等条件可激发此类蛋白质的合成.某些HSP参与了机体对癌变细胞的识别过程(见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热休克蛋白的合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甲细胞是吞噬细胞,乙细胞是效应T细胞
C.乙细胞与癌变细胞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D.癌变细胞被机体免疫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我国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新型干细胞--异种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具体研究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单倍体囊胚1最可能是由小鼠的卵子(卵细胞)发育而来,所采用的技术应为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培养过程中使用的培养液除含有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
(2)图中的单倍体ES应取自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ES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3)由于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自然情况下哺乳动物远亲物种间的配子往往无法完成受精作用,或者即便能完成也不能发育.但是人们为了生物学研究的便利,创造出了各类远亲物种间的杂合细胞,如小鼠-大鼠、人-鼠等杂交细胞,由于这些细胞都是由体细胞融合产生,因此杂交细胞中通常含有4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草履虫细胞的核质比例会影响其体积的大小
B.青蛙的受精卵和早期胚胎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C.人体通过细胞凋亡完成对被感染细胞的清除
D.动物细胞中的原癌基因能阻止细胞无限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