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生物实验小组探究了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原理: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等还原性糖,还原糖与_________(A.斐林试剂;B.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2)方法步骤及实验现象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内容填到表中①②③处,完善上述表格。
A.1  B.砖红色  C.蓝色
(3)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淀粉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_________。
(4)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淀粉酶活性与pH的关系曲线(画出大致趋势即可)。

(1)A(斐林试剂) 
(2)①A或1     ②B或砖红色     ③C或蓝色
(3)pH 
(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卷(安徽) 题型:综合题

Ⅰ.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
方法步骤:①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10:00-11:00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下表:

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
(1)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的缺陷并改正:步骤①         ;步骤②        
(2) 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       。
(3)实验测得的CO2 吸收量           (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理由是        。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CO2吸收量,也可以通过测定      释放量计算。
II.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城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优异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    ,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新民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 ℃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 ℃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 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B.若30 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海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的如右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l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B.若30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考前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20分)分析回答下列代谢与调节的相关问题:

Ⅰ、(11分)下图表示在25℃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

(2)比较A、B植物呼吸作用,其中呼吸作用较强的是            植物。当二氧化碳净吸收为0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3)当光照强度在达到Z点之前,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如B是C4植物,其完成光合作用的细胞依次是                      。

(4)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            (减少或增加)。

(5)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       klux以上才能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

(6)若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P、M的位置如何变化?                  

(7)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A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应选择图中M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观察测量因变量的指标是                 

Ⅱ、(9分)给动物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最终导致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对此问题的解释有两种观点:

①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

②通过促进                            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这两种观点是否成立?为此,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的实验进行探究。

(一)材料用具:实验动物、可能用到的试剂、药品、手术器械、测量仪等。

(二)实验思路:

(1)将实验动物平均分为A、B两组;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并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动物的        器官切除,B组做切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对A、B两组动物注射                                        

(4)一段时间后,再测量A、B两组动物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

(三)实验结果及结论(支持的观点):

(1)若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减少(或增加),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则             

(2)若A组和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相等,则        

(3)若A组和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不相等,且B组减少得要多,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