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 控制隐性性状。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做出这一判断是根据哪一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与F1中红果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F2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3)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______________。
(4)如果需要得到纯种的红果番茄,你将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2自交得F3,F3中稳定遗传的红果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红果 红果自交出现性状分离 Dd 100% DD:Dd=1:2 测交 红果连续多次自交 3/16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1红果自交后代出现黄果,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果相对于黄果为显性性状,且F1红果的基因型为Dd,则P中红果的基因型为Dd,P中、F1中和F2中黄果的基因型均为dd,F2中红果的基因型为DD或Dd。
(1)由于F1红果自交后代出现黄果,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果为显性性状。
(2)由于F1的表现型为红果和黄果,所以P中红果的基因型是Dd,F1中红果的基因型是Dd,所以P与F1中红果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00%,F2中红果中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1:2。
(3)P的两个个体的基因型为Dd和dd,它们的杂交相当于测交。
(4)红果的基因型有DD和Dd两种,可以让其连续自交,不再发生性状分离,即可得红果纯合子。
(5)F2中基因型为DD:Dd:dd=1:2:5,则其自交后代能够稳定遗传的红果DD的比例=1/8+2/8×1/4=3/8。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 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
C. 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D. 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被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消耗ATP
B. 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降低
C. 肝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和O2
D. 胞吐过程充分体现了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专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F处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在该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
(2)用针刺A时,引起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吗啡有镇痛作用,原因是吗啡能和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其失去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的能力。
(3)若用针刺A时产生痛觉是不是反射?并简要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
(1)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直接感受血糖浓度上升分泌胰岛素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激素调节),综合来看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
(2)胰岛B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结构,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体1/抗体2);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Ⅰ型糖尿病,该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3)若组织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受损,_______(可以/不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人工诱变培育成的无子番茄植株的叶片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形成新个体。该生殖方式和新个体所结的果实分别是( )
A. 有性生殖,无子番茄 B. 无性生殖,无子番茄
C. 无性生殖,有子番茄 D. 有性生殖,有子番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