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绿藻和T2噬菌体的碱基数目都符合A=T | |
B. | 某些病毒可利用细菌的核糖体合成细菌的蛋白质 | |
C. | 酵母菌内产生CO2的过程不仅仅是在线粒体中进行 | |
D. | 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
分析 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含有2种核酸;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2、DNA是双链结构,A=T,C=G;RNA是单链结构,A不一定等于U,C不一定等于G.
3、病毒是寄生生物,它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4、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解答 解:A、绿藻细胞内含有2种核酸:DNA和RNA,其碱基A>T,T2噬菌体只含有DNA一种核酸,其碱基A=T,A错误;
B、病毒是寄生生物,某些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可以利用细菌的核糖体合成病毒的蛋白质,B错误;
C、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正确;
D、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且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DNA和RNA结构的区别,属于基础题.识记二者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种 | B. | 2种 | C. | 4种 | D. | 8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全被染成深色 | |
B. | 全被染成浅色 | |
C. | 每条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为深色,另一条为浅色 | |
D. | 每个DNA分子中一条链为深色,另一条链为浅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菌DNA→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 | |
B. | 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菌DNA→预期出现S型菌 | |
C. | R型菌+S型菌DNA→预期出现S型菌 | |
D. | R型菌+S型菌DNA→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R型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放线菌要高浓度才敏感 | |
B. | 链霉素作用于细菌特定的酶 | |
C. | 细菌有特殊的代谢,将链霉素转化为有害物质 | |
D. | 链霉素能破坏磷脂双分子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龙泉中学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B.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
C.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
D.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龙泉中学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细胞 B.均需高温高压灭菌
C.均可以使用自然菌种 D.均需控制无氧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龙泉中学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制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
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的空间
B.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应反复多次冲洗
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d
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西省晋城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和乙为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备果酒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制备果酒常用的发酵菌是___________。为纯化该发酵菌要用到固体培养基,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法,将待纯化的发酵菌接种到该培养基上常采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图甲所示的发酵装置存在的两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所示的发酵装置弯管中水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装置完善后,如在果汁中混有醋酸杆菌,则果酒发酵旺盛期间发酵液中不会有醋酸生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