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有关人类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O2、抗体、神经递质都可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离不开神经、体液的相互协调

C.甲亢、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都是稳态调节不正常的病症

D.营养不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都可引起组织水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
B.呼吸过程中释放CO2量比吸收的O2量多
C.ATP产生量增加
D.呼吸加快提供更多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如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
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暴露抗原的作用

B.吞噬细胞中的酶能将抗原分解成碎片

C.T细胞的抗原受体能识别抗原碎片,并与之结合

D.T细胞的抗原受体识别抗原碎片后,直接分泌抗体等淋巴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②激素是有机分子

③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命活动

④激素是信息分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是之前的二倍

B.细胞中b、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C.细胞中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

D.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数量的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研究肝素对肠道微生物黏附肠道上皮细胞的影响,科研人员在体外培养人肠道上皮细胞(HT-29细胞),同时选择大肠埃希菌(EPEC)和鼠李糖乳酸杆菌(LGG)分别作为肠道微生物有害菌和有益菌的代表,培养18~24h后和含HT-29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分组后加入不同浓度的肝素,至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h,测定黏附细胞的细菌数.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1)LGG和人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LGG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2)欲测定黏附的细菌数,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HT-29细胞一段时间后,使其分散并裂解,裂解液经梯度稀释后,涂布于相应的培养基,接种后的培养基呈倒置状态放入培养箱,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
(3)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肝素抑制EPEC对HT-29细胞的黏附,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肝素对LGG黏附HT-29细胞无明显作用.
(4)黏附过程中LGG和EPEC存在竞争关系,为研究肝素对这种竞争关系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进一步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这说明肝素能提高LGG的竞争力,LGG浓度低时比LGG浓度高时作用更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7%(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细胞呼吸,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5×103kJ/m2•y.
(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C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E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
A.一块废弃多年的牧场
B.一块牧场内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
C.一块牧场内所有的雌性绵羊
D.一块牧场内的一只绵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