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筛选杂交瘤细胞 ②制备特异性抗原
③免疫动物 ④制备免疫的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⑤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⑥大量培养杂交瘤细胞
⑦诱导细胞融合 ⑧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A.②④③⑦⑤①⑥⑧ | B.②③④⑦①⑤⑥⑧ |
C.④③⑦②⑤①⑧⑥ | D.③④⑦①⑤⑧⑥②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基因工程的部分操作过程示意图,甲~丁代表各不同阶段参与作用的成分。根据图示资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中的质粒都可以作为甲 |
B.丙是生物体内的RNA分子 |
C.乙和丁所用的酶相同 |
D.图中各个过程都可在试管内完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
B.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
C.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
D.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描述最准确的是( )
A.1和2可分别表示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
B.2可表示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曲线 |
C.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
D.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 | 捕食者数量/只 | 蝌蚪存活率 | ||
甲 | 乙 | 丙 | ||
1 | 0 | 87 | 7 | 40 |
2 | 2 | 58 | 30 | 25 |
3 | 4 | 42 | 32 | 11 |
4 | 8 | 20 | 37 | 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 )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
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
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 (P+)基因,该基因上有两个位点能被E酶识别.癌症患者的P53基因突变后为P-.现有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个、220个、290个和460个碱基对的四种片段,那么他的基因型是( )
A.P+P+ | B.P+P- | C.P- P- | D.P+P+ 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高倍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
A.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 B.细胞壁、细胞膜、核膜 |
C.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 D.染色体、纺锤体、赤道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合的是( )
A.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
B.生物体所发生的变异都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