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时,检验产生的CO2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在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为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先通过10%的NaOH溶液除去CO2,所以实验装置的顺序为c→a→b(或c→b→a→b).在无氧条件下,不需要通入不含CO2的空气,所以装置只需要d→b即可.
解答 解:(1)有氧条件需要通入空气,但应先除去CO2以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造成的干扰,最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检测,因此实验装置排序应为c→a→b(c→b→a→b);无氧条件应密封,所以实验装置排序为d→b.
(2)装置瓶c中装入的是NaOH溶液,进入瓶内的气体先通过该溶液再排出,这样可吸收空气中的CO2,避免其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替.
(3)d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造成无氧环境.再连通b,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4)如果两装置的酵母菌培养液取样鉴定都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说明都产生了酒精,有氧呼吸装置产生的可能原因是通入的氧气量不足.因此改进措施是增加通入氧气的量,确保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5)由题图曲线可知,氧气浓度为a时,酒精的产生量是6,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是1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5-6)÷6]:(6÷2)=1:2,即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葡萄糖总消耗量的$\frac{2}{3}$.
故答案为:
(1)c→a→b(c→b→a→b) d→b
(2)吸收通入空气中的CO2,避免其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3)使酵母菌消耗完瓶中的氧气,造成无氧环境
(4)通入的氧气量不足 增加通入氧气的量
(5)$\frac{2}{3}$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装置图的分析、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 |
B. | 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 |
C. | 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 |
D. | 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地块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施肥情况 | 尿素 | 磷酸二氢钾 | 磷酸二氢铵 | 硫酸铵 | 不施肥 |
小麦收获量(千克) | 55.56 | 65.26 | 56.88 | 55.44 | 55.11 |
A. | N | B. | K | C. | P | D. | 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理过程 | |
B. | 剧烈运动过程中,人体内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 |
C. |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 |
D. | 无氧呼吸中葡萄糖中的化学能除转移至ATP外,其余的都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三项 | B. | 四项 | C. | 五项 | D. | 六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 | |
B. | 其内容之一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有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 |
C. |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 |
D. | 英国科学家虎克(R.HOOKE)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淋巴瘤细胞是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正常分裂分化的结果 | |
B. | 淋巴瘤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
C. | 淋巴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比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多 | |
D. | 淋巴瘤细胞的细胞周期比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⑤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