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 )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B.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 |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 D.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印证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发现,诱导人体表皮细胞使之具有胚胎干细胞活动特征,且这些细胞可以转变为心脏和神经细胞。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研究说明细胞分化是可以逆转的 | B.人体表皮细胞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
C.诱导后的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 D.该研究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帮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某植物细胞分为两组,分别浸于浓度1M的(Ⅰ)蔗糖溶液与(Ⅱ)尿素溶液中,然后每5分钟用显微镜观察,并测量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其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后20分钟,(Ⅰ)和(Ⅱ)两组的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 |
B.实验开始后30分钟,(Ⅰ)的细胞中必含蔗糖 |
C.实验开始后30分钟,(Ⅱ)的细胞中必含尿素 |
D.此图显示尿素可通过细胞膜,而蔗糖却不能通过细胞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 )
A.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 B.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
C.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 D.分析→假说→实验→验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用噬菌体(31P、32S)去感染体内含有放射性标记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所含的元素是
A.31P、32P、32S | B.31P、32P、35S |
C.31P、32S、35S | D.32P、32S、35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
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
D.果蝇单倍体基因组可由1、2、3、6、7的DNA分子(基因)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一种鸟的种群密度 |
C.硝化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
D.生态系统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维持其正常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
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
C.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