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相关结构,其中f是感受器、e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b表示传出神经、a表示效应器.
乙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丙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由于e上有神经节,所以e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乙图是突触结构,为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神经元的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膜或树突膜.
(2)乙图中,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兴奋不能由B传到A.
(3)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当兴奋传至a点时,膜外是负电位,b点是正电位,因此电流的方向是b→a;然后兴奋再传导到b点,所以a、b两点先后兴奋,电流计c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4)当低温刺激体表的冷觉感受器时,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内外电位是内正外负,则膜外是负电位,从而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该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故答案为:
(1)感受器 d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不能,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出后膜
(3)b→a 两 相反
(4)负电位 大脑皮层 单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天津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取材或操作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光合色素时研磨应缓慢且充分
B.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常选择紫色洋葱外表皮
C.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对照组不需要加酶
D.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理想材料是番茄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 | |
B. | HIV病毒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 |
C. | 含有抗原的靶细胞被效应T细胞作用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 |
D. | 结核杆菌侵入机体不会引起细胞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共同参与了顶端优势的形成 | |
B. | 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细胞的呼吸作用进而促进果实的成熟 | |
C. | 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属于植物激素,都由植物特定器官产生,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 |
D. | 根向地生长是由于近地侧生长素过高抑制其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肝细胞细胞膜上有胰岛素的特异性受体 | |
B. | 肝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 | |
C. | 过程①②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实现了对血糖的动态调节 | |
D. | 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多,激发过程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记忆功能,可在体内长期存留 | B. | 起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 ||
C. | 能针对各种抗原 | D. | 其化学本质是球蛋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神经突起及突触数量将会增多 | |
B. | 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处为动作电位 | |
C. | 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 |
D. | 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传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