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衣藻和蓝藻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二者在结构上的最显著区别是什么?蓝藻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是否都具有叶绿体?衣藻有,蓝藻没有.

分析 蓝藻是原核生物,衣藻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解答 解:蓝藻是原核生物,衣藻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衣藻细胞中具有叶绿体;但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细胞中具有叶绿素和藻蓝素.
故答案为:
蓝藻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     衣藻有,蓝藻没有

点评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能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象,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细胞B在进行有丝分裂.细胞C叫做初级精母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中A、B、C细胞(填字母).细胞B含4个染色体组.
(2)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不是Y染色体,其原因是X、Y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己分离,不能出现在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
(3)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过程中将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请在方框内画出E细胞分裂后期简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西藏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

C.细胞学说强调细胞是完整独立的单位

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内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
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最大
D.H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F2性状分离比是3:1
C.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是一种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下图A、B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
请据图答问题:
(1)在人体内图A所示过程中的信号分子最可能的名称为激素.那么参与这类物质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至少答三种)
(2)如果图A过程表示的是胰岛素分子对机体的作用过程,那么胰岛素分子主要通过[1]血液循环运输途径到达所作用的靶细胞,主要的靶细胞有肝脏细胞、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不得少于两种)
(3)如果图B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组成结构来看,[2]应该属于传出神经.接受[3]所释放物质的主要是该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物质.
(4)细胞完成信号应答之后,要进行信号解除,终止细胞应答.已知[3]所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该靶细胞发生兴奋分泌唾液,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B.
A.[2]持续性兴奋
B.靶细胞持续性兴奋并分泌唾液
C.[2]持续性抑制
D.靶细胞持续性抑制不再分泌唾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特殊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对某些物质出入细胞具有运输作用
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对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D.突触后膜上的蛋白质受体能够识别神经递质,识别后即被降解,不再识别其他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
(2)如果要测定②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法,在⑥上获得单菌落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若图中④为对照实验,则应以除原油外的其他碳源作为碳源.
(3)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和干热灭菌.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果某人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明显发生变化的是(  )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②体温发生变化  ③血糖浓度发生变化
④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  ⑤生长激素分泌量减少.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