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下列有关 HIV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 HIV 的核糖体上合成
B.可在辅助性 T 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C.其合成需要消耗能量
D.合成蛋白质不需要逆转录酶

分析 蛋白质合成过程需要rRNA、mRNA和tRNA的参与,其中rRNA是合成核糖体的成分,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mRNA是翻译的模板,tRNA能转运氨基酸.

解答 解:AB、HIV 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合成HIV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在辅助性 T细胞的核糖体,A错误,B正确;
B、蛋白质合成需要消耗能量,直接能源物质ATP,C正确;
D、HIV合成病毒DNA需要逆转录酶,而酶具有专一性,合成蛋白质不需要逆转录,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蛋白质合成,意在考查学生考查HIV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了解病毒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和条件,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为某“生态农业”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农业”涉及的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整体性原理等
B.在池塘生态系统中,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鱼的放养量最好控制在$\frac{K}{2}$左右
C.施用河泥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也能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利于农作物增产
D.沼气池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玉米秸秆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用纤维素酶分解秸秆后的产物可以生产酒精.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分析回答:
(1)纤维素酶至少包括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在这三种酶的作用下,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
(2)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纤维素,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这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常用的灭菌法为高压蒸汽灭菌.
(3)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刚果红染色法;如果培养基某部位出现现象,则说明存在纤维素分解菌.
(4)用获得的糖液发酵生产乙醇,常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在酸性且缺氧发酵液中,该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生物受到抑制.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法对该菌进行计数,检测是否产生酒精的常用试剂是重铬酸钾,会变为灰绿色色.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自然情况下,牛的生育率很低,通过胚胎工程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良种牛的快速繁殖.回答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精子的发生在睾丸内完成,卵子的发生在卵巢内完成.自然条件下,受精是在雌性动物的输卵管内完成的.
(2)采用胚胎移植的方法,可使一头良种雌性黄牛一年生下数十头自己的后代.该方法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用激素对该良种母牛和代孕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还要用激素处理使该良种母牛超数排卵.
(3)采用试管动物技术还可以使普通雌性黄牛产下奶牛、良种肉牛等不同品种小牛.该技术中首先要做的是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能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859年一位英国人来到澳大利亚定居,他带来了24只欧洲兔.如图为100多年来澳大利亚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欧洲兔对当地动物袋鼠的影响,以及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后二者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类型近似于J型,出现这种增长的原因包括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缺乏天敌等.若不对欧洲兔加以防治,就可能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原因是生物多样性降低,自我调节能力减弱.
(2)已知狐狸和欧洲兔之间是捕食关系,据图分析推测,狐狸和袋鼠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原因是袋鼠与欧洲兔是同营养级间的竞争关系,a-b年间引入狐狸后欧洲兔数量下降的同时袋鼠数量也下降,说明狐狸和袋鼠之间是捕食关系.
(3)引入黏液瘤病毒后,欧洲兔的数量得到很好的控制,但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开始回升,此时欧洲兔的种群基因库与b年前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抗粘液瘤病毒基因的基因频率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探索 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研究人员发现某植物的一株突变型植株,在温度适宜和大气 CO2浓度条件下,利用该植株和野生型植株进行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请回答:
(1)对该突变型植物和野生型植物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后,发现滤纸条上自上而下第四条色素带差异明显,说明该突变型植株缺少叶绿素b(填色素名称).若以该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率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所得曲线称为叶绿素b的吸收光谱.
(2)在光反应时,NADP+的作用是作为H+和e-的受体或作为氢受体.若碳反应形成12个3-磷酸甘油酸分子,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可以被还原成12个三碳糖磷酸,大部分三碳糖
磷酸再生成 RuBP 分子,以保证卡尔文循环持续稳定地进行,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磷酸运出叶绿体后大部分转变成蔗糖(填物质名称).
(3)从图中曲线可以得出,当光强度为 m 时突变型植株的放氧速率比野生型植株更快,此时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产生的NADPH和ATP消耗也更快.当光强度大于 n 点时,突变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植株,其原因可能是突变型植株的RuBP含量或酶含量大或酶活性强(写出一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用不同浓度的NAA溶液浸泡某植物的插条,观察其生根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探究适于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
B.该实验不能选用保留相同数量芽的插条材料
C.该实验的自变量可以是插条的生根数量
D.该实验可以不做预实验和不设空白对照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从去年冬天至今,我国多省发现人感染H7N9病例.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重配病毒,基因组分为8个单链RNA片段,有两个片段来自H7N9病毒,6个片段来自H9N2病毒(如图).病毒表面有两种糖蛋白突起,血凝素(H,可分为16种)和神经氨酸酶(N,可分为9种).前者可以使病毒附着在细胞的受体上,使其感染;后者会破坏细胞的受体,使其释放.病毒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具有抗原特性
B.重配病毒的形成发生了基因重组
C.高温煮沸能有效杀死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侵染人体后只需细胞免疫就能将其清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