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1是将灰喜鹊引入某生态系统后,研究人员连续10年调查其种群数量的变化,绘制成的λ值变化曲线.图2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灰喜鹊从第1年至第9年种群的数量变化是 , A、B、C 三点相比,种群数量最多的是 点.
(2)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若有部分个体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或偏小).
(3)图2食物网中,若鹰从其上一营养级不同种生物获得的食物比例相等,则鹰增重3kg至少消耗草kg.
(4)图2生态系统中的一条蛇吞了一只鼠,正常情况下,蛇能够同化这只鼠体内能量的(填字母).
A.10%以下
B.10%﹣20%
C.20%以上.
【答案】
(1)先增加后减少,A
(2)偏大
(3)175
(4)C
【解析】解:(1)1﹣3年,λ值大于1,种群数量持续增加,3﹣6年,λ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所以灰喜鹊从第1年至第6年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A﹣C时间段内λ值小于1,种群数量持续减少,所以种群数量最多的是A,最少的是C.(2)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则部分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偏大.(3)图2食物网中,若鹰从其上一营养级不同种生物获得的食物比例相等,则鹰增重3kg至少消耗草的质量为1÷20%÷20%+1÷20%÷20%+1÷20%÷20%÷20%=175kg.(4)由于在整个生态系统中鼠与蛇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则一条蛇吞了一只鼠,则蛇能够同化这只鼠体内能量的20%以上,这样才能保证鼠与蛇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答案是:C.
所以答案是:(1)先增加后减少 A(2)偏大(3)175(4)C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态系统的成分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环境因素:食物、生存空间、气候、敌害等;内部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构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生产者,分解者,无机环境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囊性纤维病的致病原因是由于基因中缺失三个相邻碱基,使控制合成的跨膜蛋白CFTR缺少一个苯丙氨酸.CFTR改变后,其转运Cl﹣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肺部黏液增多、细菌繁殖.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FTR蛋白转运Cl﹣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该致病基因中缺失的3个碱基构成了一个密码子
C.合成CFTR蛋白经历了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肽链的盘曲、折叠过程
D.该病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自交和测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杂合体连续自交可以提高杂合体的比例
B. 测交的一方一定是隐性纯合体
C. 测交可以检测一显性个体是否为杂合体
D. 杂交育种中通常需要连续自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体细胞含2N数目染色体的生物,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染色体数目2N,DNA分子数4N
B.后期染色单体数4N,末期染色单体数为0
C.中期染色单体数4N,DNA分子数2N
D.间期DNA分子数从2N上升至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在其形成配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四分体的数量是
A. 184个 B. 92个 C. 46个 D. 23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
A. Ⅰ和Ⅱ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 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
C. 葡萄糖、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
D. 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使用显微镜观察的两个视野,图中黑色的细胞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玻片向右上方移
⑥玻片向左下方移
A. ⑤④②③ B. ⑥④③② C. ③①⑤④ D. ④⑥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