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2)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后期.
(2)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单体数分别为8、8、0.
(3)人工培养的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期染色体的运动情况如图3所示,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相应的一极的中心粒之间的平均距离.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细胞分裂后期大约开始于细胞分裂后的第45分钟.
②曲线B可用来表示BC(请在下面的四个供选内容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
A.同一极的不同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B.两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C.一个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个着丝点之间的距离
D.两组中心粒之间的距离.

分析 分析图1: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2:图2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图3:图3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则10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逐渐缩小,表明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染色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因此曲线B表示分裂后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解答 解:(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后期.
(3)根据试题分析: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看图可知: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单体数分别为8、8、0.
(4)①第45分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开始逐渐缩小,说明此时细胞分裂进入后期.
②解:从图中看出曲线A表示从45min开始距离逐渐减小,即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开始减小,说明45min时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曲线B则表示的距离逐渐增大,有丝分裂后期的主要特征在于着丝粒分裂,已复制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与同侧纺锤丝相连,被拉向两极.很明显,染色单体(包括着丝点)与同侧极的距离逐渐减小,而姐妹染色单体(含着丝点)的距离则逐渐增大.BC正确.
故选:BC.
故答案为:
(1)DNA分子的复制   间
(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后
(3)后   8  8   0
(4)45    BC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曲线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已知大豆的紫花对白花是显性,欲知一株紫花大豆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的办法(  )
A.让它与另一株纯种紫花大豆杂交B.让它与另一株杂种紫花大豆杂交
C.让它与另一株白花大豆杂交D.让它进行自花授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下列细胞结构图示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五种结构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内
B.具有单层膜的是①②③
C.观察活细胞中的④需要进行染色
D.⑤无膜结构,是生物界分布最广泛的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哪项不是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
A.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苔藓
B.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道路
C.由于化工厂污水的排放,河水中的植物群落改变了
D.过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B.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C.牛奶被饮入胃中D.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图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A.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
B.正常人刚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低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激素的分泌
D.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失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不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的技术是(  )
A.动物细胞融合B.植物体细胞杂交C.动物胚胎移植D.基因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海南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秋•淄博期末)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分别为( )

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磷脂、核酸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核酸、磷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张掖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春•高台县校级期末)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比其他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胞膜上糖蛋白的作用

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的

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