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如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1953年1973年1984年1996年
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
光能利用率(%)20.342.388.995.9
总初级生产量[t/(hm2•a)]17.4355.50116.61150.81
净初级生产量[t/(hm2•a)]1.5014.5223.8826.00
(1)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利用率升高.
(3)请绘制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坐标曲线图.
(4)如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样方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分析 1、根据表格分析,叶面积指数增加,光能截获取、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都增加,而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也逐渐增加.
2、根据柱形图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量先增加后减少.

解答 解:(1)从数据分析可知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
(2)从光能的利用率可以看出,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利用率升高.
(3)据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描点、连线如图:

(4)通过分析柱状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是逐渐增加的,最终趋于稳定.
(5)对于植物丰富度的调查,采用样方法.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 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故答案为:(1)逐渐增加   
(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利用率升高(或正相关)
(3)
(4)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5)样方     在空间上的分布(分层)

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群落结构、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为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

(1)若要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品系与 品系杂交。

(2)当用X射线照射纯合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后,将其授于纯合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2株绿色植株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请回答:

①在上述F1代绿株的幼嫩花药中观察到上图染色体图象,说明此时细胞处于

期。该细胞中b基因所在位点应该是上图中基因位 (填基因位点“1”或者“2”)。

②在做细胞学的检査之前,有人推测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少数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以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后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上述F1代绿色植株与__________纯种品系杂交,得到种子(F2代);

第二步:让F2代植株自交,得到种子(F3代);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_,说明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说明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精子与卵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含有基因总数是不相同的
B.精子与卵细胞都是通过减数分裂直接形成的
C.卵细胞体积大是因为其细胞质中含遗传物质多
D.精子的变形失去线粒体,通过无氧呼吸完成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发生联系的“语言”.图1是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A神经递质、D淋巴因子、E胰岛素.
(2)若图2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细胞接受A物质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则图中a段表示静息电位,b点时Na+内(内、外)流.
(3)人体内信息分子B的分泌量受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信息分子的调节,这是一种反馈调节调节机制.
(4)上图中发生的生理变化
①是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
②是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5)临床上常抽取血样检测疾病内分泌疾病的原因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欣快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如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毒品或药物的依赖.
(1)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多巴胺储存在突触小泡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神经元A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2)多巴胺释放后,在其释放的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增加(填“增加”或“减少”);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减弱(填“增强”或“减弱”),以此造成毒品依赖.
(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膜内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是由Na+内流造成的.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内流,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受到抑制(填“兴奋”或“抑制”),多巴胺的释放量减少(填“增加”或“减少”).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多巴胺释放增加,“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碱基500对,A+T占碱基总数的36%,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请问:
(1)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解旋酶.
(2)复制4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800个.
(3)复制第4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560个.
(4)④处指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写中文名称).
(5)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frac{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
A.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过程中
B.苏丹Ⅳ染液检测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
C.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
D.碘液检测淀粉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①②③④⑤是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①转为图②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玻片向左下方移动   ⑥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A.①→②→③→④B.⑤→④→③→②C.③→①→②D.⑤→④→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红细胞内铁的含量减少时,其血红蛋白也减少,红细胞的输氧功能相应的减弱,这个事实说明铁的作用是(  )
A.以离子形式存在B.红细胞的结构物质
C.调节离子平衡D.调节渗透平衡和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