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图1中物质变化可以判断:图中a为叶绿体,①是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②是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是ATP,B是ADP,C是[H],D是氧气,F是C5,G是二氧化碳,E是C3.b是线粒体,③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④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⑤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是丙酮酸,L是水,I是二氧化碳,J是[H],K是氧气.图2表示密闭大棚内(温度恒定)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图3中曲线代表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总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的关系.
解答 解:(1)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应中,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D等于呼吸作用中消耗的氧气K;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G等于呼吸作用中释放的二氧化碳I.
(3)③④⑤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第三阶段,其中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因此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⑤.
(4)对于图2中B→C时间段,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逐渐增加,所以含量应该降低.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点是乙图中的拐点,也就是B、D两点.D点以后,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说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故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D点,经过一昼夜后,由于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说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增加,具体分析原因是点CO2含量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5)图3中若降低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会降低,曲线中A点将向左下移动,画二氧化碳的吸收曲线要注意无光照时,只进行细胞呼吸,只有二氧化碳的释放.
左下故答案为:
(1)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或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G=I、D=K
(3)⑤
(4)B、D D 增加 E点CO2含量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5)左下
点评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退耕还林,发展生态农业 | B. | 竭泽而渔,增加经济收入 | ||
C. | 围湖造田,种植经济作物 | D. | 开垦草原,种植粮食作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 |
B. | 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 |
C. | b和d的碱基序列相同 | |
D. | a链中$\frac{(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产生乳酸而不产生CO2 | |
B. | tRNA、抗体、激素在发挥作用后均失活 | |
C. |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 |
D. | 单倍体育种能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发生图中所示的呼吸作用过程,则此个体必须生活在无氧环境中 | |
B. | 葡萄糖→丙酮酸→乳酸分解途径仅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 |
C. | 酶1、酶2、酶3都位于细胞质基质中 | |
D. | 葡萄糖→丙酮酸是图中所示的两个途径所共有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丰台区普通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综合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DNA
B.水分子进入三种细胞的方式都为渗透
C.a和c细胞壁的成分相同
D.a能进行光合作用,c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性染色体上基因所表现出的遗传现象 | |
B. | 常染色体上基因所表现出的遗传现象 | |
C. | 只有性成熟个体才表现出的遗传现象 | |
D. | 只有雄性个体才表现出的遗传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