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研究显示“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免疫反应,防止因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组织器官.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所示).若Mcl-1蛋白活性缺失,最可能引发下列哪种疾病(  )
A.类风湿性关节炎B.囊性纤维病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D.艾滋病

分析 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2、分析题图: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其中Mcl-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这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引发自身免疫病.而Bim蛋白会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据此答题.

解答 解:根据题意可知,“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免疫反应,防止因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组织器官,而“Mcl-1蛋白活性缺失”会导致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最终导致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组织器官,即引起自身免疫病.
A、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
B、囊性纤维病属于遗传病,B错误;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属于免疫缺陷病,C错误;
D、艾滋病属于传染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及实例,能结合图中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不能用培养液培养可用活细胞培养
C.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细胞水平
D.遗传物质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图1是某种细胞模式图,图2是部分细胞结构的电镜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就细胞结构而言,图1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填真核/原核).
(2)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图1细胞,可观察到更细微的结构.能观察到的结构出现在图2中的是乙丙丁(填编号).
(3)下列对图1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ABCDF(多选).
A.能固定CO2            B.DNA分子能发生解旋      C.能渗透吸水
D.能合成ATP合成酶      E.DNA分子能发生复制      F.能吸收无机盐
(4)下列对图2中乙图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CD(多选).
A.具有2层磷脂分子             B.是胞内仅有的CO2产生处
C.嵴上存在ATP合成酶           D.是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的场所
(5)细菌细胞仅含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该细胞器是否存在于图2中?若无,则描述该细胞器在细菌细胞内的分布;若有,则指出其在图2的具体分布位置.存在,分布于丁图,附着在内质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测得家兔在正常状态下和三种不同方法处理后的动脉血压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测量血压可选择在颈动脉和毛细血管等部位
B.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可能使降压反射活动减弱
C.夹闭颈动脉使颈动脉血压下降,心血管中枢兴奋
D.注射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可能使心率增加,外周阻力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Ⅰ、Ⅱ分别表示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产物P所需的能量变化曲线
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发生改变
D.如果Ⅱ为最适酶催化条件下的曲线,若改变pH或温度,则b也可能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增强免疫力,但会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其生理过程如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h:乙酰胆碱,Ach酯酶:水解Ach的酶)(  )
A.结构X是突触小泡,其中的Ach释放到突触间隙穿过0层膜
B.若Ach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则Ach酯酶缺失会导致肌肉持续收缩
C.雌激素与淋巴因子作用于细胞Y上的受体相同,所起作用也相同
D.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Ach与突触后膜的Ach受体特异性结合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过度进食已经成为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人认为进食高糖高脂食物后,要抵抗这些食物的诱惑将变得困难.为了研究高糖高脂饮食与摄食行为间的关系,研究者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员分别饲养了两组小鼠,一组小鼠喂食常规鼠粮(正常组),对另一组小鼠提供了24小时不限量的高糖高脂鼠粮,之后再替换回常规鼠粮(高糖组).两天之后,研究人员对正常组和高糖组小鼠做了行为学测试(测试方法和结果如图1、图2):测试的区域分为两半,一半是黑暗区,另一半是光亮区--光亮区的中央放置有高糖高脂鼠粮,小鼠可以通过黑暗区和光亮区之间的通道在两区之间穿梭(注:一般情况,小鼠偏好黑暗环境)     
实验结果显示:高糖组小鼠进入食物区的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高糖组小鼠为了获得高糖高脂食物更愿意冒险进入光亮区.为了让实验更严谨,需要添加一组对照,即在另设光亮区无高糖高脂食物(无食物)添加情况下,观察比较两组小鼠进入食物区的次数.
(2)科学研究发现在小鼠的中脑有腹侧背盖区(VTA )的区域,该区域是享乐性摄食的重要相关脑区.VTA作为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对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进而控制摄食行为.科学家对两组小鼠进行VTA区域的电镜扫描,发现高糖组小鼠VTA区域兴奋性突触的数量明显增多,意味着短期的高糖高脂刺激可以改变小鼠VTA的结构,当高糖高脂刺激传入VTA区域,使得更多的(兴奋性)递质释放,改变小鼠摄食行为.
(3)小鼠胰岛B细胞的胰岛素基因经转录和翻译后产生的胰岛素可以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贮存葡萄糖,进而降低小鼠的血糖浓度.科学家尝试在高糖组小鼠的VTA区注入胰岛素,检测小鼠48小时内进入食物区的次数,实验结果如图3.与对照组结果相比,进入食物区的次数与喂食常规鼠粮的小鼠无明显差异(进入食物区的次数与未注射注入胰岛素喂食高糖鼠粮小鼠差异显著),说明胰岛素能够削弱高糖高脂鼠粮对小鼠摄食行为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胰岛素在此实验中的影响,可以增设另外一组实验,你的实验处理是:给高糖组小鼠的VTA区注射胰岛素受体的抑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赤眼蜂把卵产在玉米螟的卵内孵化,瓢虫则直接以玉米螟的卵和幼虫为食.回答下列问题:
(1)一块玉米田里的玉米、杂草和玉米螟等生物共同构成群落.赤眼蜂和瓢虫之间的关系是竞争.
(2)玉米螟在产卵时会释放信息素,据此赤眼蜂能很快找到玉米螟卵,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玉米田易受玉米螟侵害的主要原因是玉米田的营养结构简单.
(4)合理密植可提高玉米产量,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栽种密度过高会导致产量降低的原因是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不变,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突变使得肿瘤抑制基因TP53丧失功能,其实质是一个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TP53丧失功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基因 TP53不能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传递给后代
C.基因TP53能有效抑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
D.基因TP53丧失功能后,剩余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有64种密码子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