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某种昆虫有一种缺刻翅的变异类型,这种变异是由于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导致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在该昆虫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用缺刻翅雌虫与正常翅雄虫杂交得到F1,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缺刻翅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B.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亲本缺刻翅雌虫为杂合子D.F1中缺刻翅与正常翅比例为2:1

分析 由题意知,该变异类型是由于基因缺失引起,因此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染色体片段的缺失;该变异具有纯合致死效应,且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因此该缺刻翅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假设染色体缺失用XA表示,则正常翅雄虫的基因型是XaY,缺刻翅雌虫的基因型是XAXa,二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XAXa:XaXa:XAY:XaY=1:1:1:1,其中XAY致死,因此杂交后代雌性与雄性之比是2:1,XAXa表现为缺刻翅,XaXa、XaY表现为正常翅,正常翅:缺刻翅=2:1.

解答 解:A、由分析可知,缺刻翅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染色体片段的缺失,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由题意知,基因缺失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因此亲本缺刻翅雌虫为杂合子,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子一代缺刻翅与正常翅比例为1:2,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旨在考查学生根据题干信息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基因的位置及亲本基因型的能力,然后用正推法根据遗传规律进行推理、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膜、叶绿体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

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使物质的跨膜运输能力增强

C.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等位基因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果蝇3号常染色体上有裂翅基因.为培育果蝇新品系,研究人员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以下均不考虑交叉互换).
(1)将某裂翅果蝇与非裂翅果蝇杂交,F1表现型比例为裂翅:非裂翅=1:1,F1非裂翅果蝇自交,F2均为非裂翅,由此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F1裂翅果蝇自交后代中,裂翅与非裂翅比例接近2:1的原因最可能是.
(2)将裂翅品系的果蝇自交,后代均为裂翅而无非裂翅,这是因为3号染色体上还存在另一基因(b),且隐性纯合致死,所以此裂翅品系的果蝇虽然均为杂合子,但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因此裂翅基因能一直保留下来.
(3)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卷翅基因D和另一基因E(显性纯合致死).卷翅品系的果蝇自交后代均为卷翅,与上述裂翅品系果蝇遗传特点相似.利用裂翅品系和卷翅品系杂交培育裂卷翅果蝇品系,F1基因型及表现型如图甲所示.

欲培育出图乙所示的裂卷翅果蝇,可从图甲所示F1中选择合适的果蝇进行杂交.理论上既可从F1中选野生型与裂卷翅果蝇杂交,也可以从F1中选表现型为裂翅与卷翅的果蝇杂交,但子代裂卷翅果蝇均有4种基因型,其中包含图乙所示裂卷翅果蝇,进而培养出新品系.
(4)分析可知,欲保留果蝇某致死基因且自交后代该基因频率一直不变,还需保留与该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上的另一致死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功能的是(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灰尘会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多方面影响,请分析相关问题.
(1)蒙尘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光反应阶段速率下降,一方面是因为灰尘中重金属被植物富集后会破坏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黄;另一方面小颗粒灰尘会粘附在叶片的表皮层,一定程度的阻碍了色素对光能(太阳能)的吸收.
(2)灰尘阻塞气孔引起叶肉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直接导致叶肉细胞中C3的合成速率下降.
(3)灰尘中富含N、P,在茎、叶上的积累为一些微小植物如苔藓等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植物与其叶片上附着生长的苔藓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寄生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用人的胃液做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1cm3煮熟的瘦肉块,向甲试管中注入2mL新鲜的胃液,向乙试管中注入2mL清水.振荡两支试管,然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浸入37℃的温水中,X小时后观察发现,甲试管内煮熟瘦肉块明显变小,乙试管内肉块无明显变化.(实验中相关物质有:新鲜胃液、清水、煮熟的瘦肉块、强酸、强碱、沸水、冰水、双缩脲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胃液中使煮熟瘦肉体积变小的物质应是蛋白质.
(2)甲、乙两试管中,乙为对照组.
(3)若要验证温度对胃液中该物质活性的影响,可再取丙、丁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内均应加1cm3煮熟的瘦肉块+2ml新鲜胃液,并将两试管分别放入沸水、冰水中,X小时后观察试管内瘦肉块的变化.
(4)若要验证pH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再取戊、己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所加入的成分与丙、丁试管相同,向戊、己两试管中分别加入强碱、强酸溶液,这里要特别注意控制好酸的强度,X小时后观察两试管瘦肉块的变化.
煮熟瘦肉块体积变小形成的主要产物是多肽.该同学为了鉴定胃液中使瘦肉块体积变小物质的化学成分不能(能、不能)直接取胃液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劲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2)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该物质与叶绿素的合成有关,时绿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蓝紫光.
(3)图中V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V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具有Ⅵ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RNA聚合酶.
(4)据图可知,叶绿体中的蛋白质来自细胞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的编码.
(5)Ⅰ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森林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者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
年龄0+1+2+3+4+5+6+7+8+9+≥10
个体数931876056516152344139166
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它以此类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影响该群落演替方向的主要因素是自然选择和自然环境.
(2)研究表明,动物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稳定型,由此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
(3)上表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比实际值相比偏高(偏高/不变/偏低).
(4)若动物乙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植物的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由于动物甲以植物为食,动物乙的数量增加导致动物甲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植物数量的增加.
(5)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灌木在该生态系统中沿地表随机分布,这不能(能/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理由是该现象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不是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