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抗生素可由微生物产生,具有抑菌作用,能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在筛选产生抗生素的菌种时,先在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划线接种一种从土壤中获得的甲菌,在27℃下培养3天,形成菌落.然后接种乙、丙、丁三种致病菌(图a),继续在同样条件下培养3天,结果如图b.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A、乙菌产生了抗生素
B、丁菌的生长被丙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
C、乙菌的生长被甲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
D、丙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了乙菌的生长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专题:
分析: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进行无菌操作,关键就在于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其中消毒和灭菌室常用的防止杂菌入侵的方法,微生物的实验室分离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不同方式的稀释,最终分离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解答: 解:由图b可知,乙菌落在距离甲菌落较近处不能生长,丙丁菌落不受影响,说明甲菌产生了抗生素,抑制乙菌的生长.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包含了
 
条食物链,鹰处于第
 
营养级.
(2)从能量流动方面考虑,图中狐狸的数量减少时,鹰的数量将
 

(3)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两个明显的特点是
 

(4)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草原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相对较低.
(5)该草原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后因产量下降而弃耕.弃耕一段时间后,该地区又逐渐恢复为贝加尔针茅草原.从群落变化的角度看,这一现象叫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发生频繁发生.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共同协商,签署新的协议.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结合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B和B→C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3)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打破生物圈中
 
的平衡,形成温室效应.
(4)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储存在1800kg葡萄糖中,则图中最高营养级释放CO2的最大量为
 
(假设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全部用于自身消耗).
(5)“周一请吃素”,这是哥本哈根环保会议中支持环保的进步青年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这一理念也得到了广大环保人士的支持.试从碳循环和能流动角度分析该理念的合理性:
 

(6)松土是许多地方栽培植物中经常使用的一项措施.但是现在有些专家认为松土会加剧全球变暖,结合示意图分析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7)哥本哈根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次重申,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实现这一减排目标应该采取哪些减排措施(答出两点即可)
 
,为落实国家减排目标,我省制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计划》,拟在黄河三角洲建立一个大型生态农业基地.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的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过程中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的色素是
 
,提取A中的色素所用的溶剂是
 
;海洋中,主要吸收
 
(填“长”或“短”)波光的绿藻和蓝藻往往分布在水体上层,这是藻类对光照条件具有
 
性的一种表现.
(2)研究B过程中物质变化常用的方法是
 
,C过程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3)与D过程有关的植物生命活动有
 
(举两例).
(4)A、B、C、D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均与有关酶相关,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可能用到显微镜的是(  )
A、还原糖的检测
B、淀粉的检测
C、脂肪的检测
D、蛋白质的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人对农田中甲、乙两种植物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图1是它们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下的生理状态.请据图分析回答:

(1)药用植物细辛适宜在密林下潮湿背阴处生活,蒲公英则适宜生长在旷野路边.图1中能代表蒲公英的曲线是
 
;当光照强度为b2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
 

(2)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
 
 
;Ⅳ状态下影响O2消耗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3)对甲植物来说图1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对应图2中状态依次是
 

(4)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中栽培乙植物.若图1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
 

(5)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5℃10℃20℃25℃30℃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mg/h-111.83.23.73.5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h-10.50.7512.333.5
温度在25℃~30℃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假设呼吸作用昼夜不变,植物在25℃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5h,则一昼夜CO2吸收量为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晒干的谷物中,水的含量约为13%~15%,则此种子在晒干的过程中失去的水是(  )
A、自由水B、蒸发水
C、结合水D、结晶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甲是测定某植物一昼夜氧气释放速率的装置示意图,其中小室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图乙是把相关数据整理后绘成的曲线图.回答问题:(从0点开始测量,测量时,液滴处于0刻度处,左为负值,右为正值.)

(1)根据图乙所示曲线,影响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变化的两个主要环境因素是
 
 
;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左点是在一天中的
 
点(时刻);有机物积累最多是在一天中的
 
点(时刻);与D相比,E时刻的C3合成速率较慢的原因是
 

(2)若经过一昼夜玻璃管中液滴从刻度0移动到刻度5,则该植物体有机物总量
 
(增加、减少或不变).
(3)现要测定该植物某时段的氧气产生速率,需要增设一个实验组(丙装置).
设置方法:实验组:
 

设置丙装置的目的是:
 

数据处理:将
 
装置读取的数据
 
装置读取的数据,再除以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抑制作用原理如图B、C所示(图A所示为酶催化底物发生变化的作用原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竞争性抑制剂会使酶的结构改变
B、两种抑制剂均只降低酶的催化效应
C、非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
D、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结构,可被该酶催化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