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下图表示某地从湖泊演替到森林的部分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过程属于 演替。在该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丰富度将会 ,其 稳定性将会不断增强。
(2)C阶段森林中的全部树木是否构成一个群落? (填“是”或“否”)。
(3)C阶段森林中的某种松鼠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观察中发现,该种松鼠多数时间在树上活动,偶尔在地面活动,这种位置状态叫做种群的 。
(4)研究发现,B阶段湖泊中的有些青蛙虽然外形相似但不是同一个物种。支持这一判断最重要的依据是自然条件下,这些青蛙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
(5)在某个季节,青蛙通过鸣叫吸引异性,说明 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1)初生 变大 抵抗力
(2)否
(3)消费者 空间特征(答随机分布也给分)
(4)生殖隔离
(5)生物种群的繁衍(类似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群落演替起点是区分两种演替的关键。①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地方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②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地方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的本质是优胜取代,其最终结果是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物种的丰富度变大。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将不断增加。
(2)群落是指一定自然区域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全部树木未包括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
(3)松鼠是消费者,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4)生殖隔离是区分不同物种的重要标志。
(5)青蛙鸣叫吸引异性,通过这样的信息传递使雌雄个体之间相互识别交配,从而保证生物种群的繁衍。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的概念,群落演替的类型及结果,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种群的空间特征,区分不同物种的标志,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从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注重读图、识图方法的探究,提高解题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读想用 高二生物(上) 题型:0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图中A是____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蚕丝产量需要让蚕儿结出更大的茧,应在图中
①~⑤发育时期的_____时期采用______
措施,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种幼虫发育
出的成虫,其子代能否结大茧?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
(3)和家蚕同属鳞翅目昆虫的菜青虫,对杀虫剂产生抗性,昆虫学家利用激素的作用原理成功防治菜青虫。试说明其方法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的演替阶段之后,可以演变为一个森林。演替过程大体经历了从湖泊到沼泽、湿地,到草原,最后到森林这几个阶段。请参照从裸岩演替到森林的过程,描述从湖泊演替到森林的大致过程:沉水植物群落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森林群落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05年上海卷生物高考(解析) 题型:简答题
昆虫变态是指其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变态是与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有关的,两者共同作用进,保持幼虫状态并蜕皮成下一龄幼虫;而当保幼激素分泌量减少后就化蛹。家蚕发育到四龄末就吐丝结茧和化蛹,蛹再羽化成为成虫。超龄期的幼虫体大,所结的茧大,产丝也多。下图表示家蚕从4龄到羽化阶段①~⑤时期体内二种激素量的变化。昆虫学家已经找到一种具有激素A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C和能抑制激素A生物合成的物质D,并已经应用于农业生产。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是____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蚕丝产量需要让蚕儿结出更大的茧,应在图中
①~⑤发育时期的_____时期采用______
措施,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种幼虫发育
出的成虫,其子代能否结大茧?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
(3)和家蚕同属鳞翅目昆虫的菜青虫,对杀虫剂产生抗性,昆虫学家利用激素的作用原理成功防治菜青虫。试说明其方法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