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信息交流的通道是(  )
A.核膜B.核仁C.染色质D.核孔

分析 1、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解答 解:A、核膜为双层膜,可控制物质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A错误;
B、核仁与某些RNA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原核细胞含有核仁,而无核糖体,B错误;
C、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则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C错误;
D、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核孔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抑制膜上载体的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主动吸收矿质离子
B.精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且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C.水稻细胞的中心体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
D.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在无氧条件下其细胞内的物质氧化过程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该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部分流程如图:

请回答:
(1)①代表的是逆转录过程,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的A基因,常采用PCR技术,该技术必须用到Taq酶(热稳定DNA聚合酶)酶.
(2)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动物细胞融合;在此过程中特有的诱导因素为灭活的病毒,获得的X是杂交瘤细胞.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其优越性是主要体现为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以及可大量制备.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用图中的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四种化合物的“○”中都含有结构“A”,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一个细胞可以同时含有①②③④这4种结构
B.大肠杆菌含有结构③和④,但遗传物质只含有结构③
C.烟草花叶病毒含有结构④
D.上述四种化合物的“○”中所包含的结构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细胞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细胞都由相同的化合物组成B.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C.所有的细胞都有一样的结构组成D.细胞通过分裂的方式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叙述,确切的是(  )
A.染色体、DNA都是遗传物质
B.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C.不同生物中,染色体上具有的DNA数量不同
D.DNA在细胞中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科学家及实验方法”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是(  )
选项科学家及实验方法结论或观点
A摩尔根用类比推理法研究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
B艾弗里将从S型菌中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只加入DNA时,R型菌才可转化为S型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用18O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全部来自于水
D科学家用假说-演绎法研究DNA复制DNA为半保留复制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将1个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放在14N的条件下复制3次,则子代DNA分子中被15N标记的DNA占(  )
A.$\frac{1}{8}$B.$\frac{2}{8}$C.$\frac{1}{6}$D.$\frac{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某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量如图所示(纵轴表示个体数量).后来该岛上经常刮大风,如果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则最能表示此时情况的曲线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