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已知在黑暗条件下蔗糖可以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转化成淀粉,某科研小组为验证这一结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去掉叶柄并用石蜡封口),平均分成4组,实验处理如表所示.一段时间后,脱色用碘液检测叶片颜色变化,结果如下表(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忽略不计).
编号组1组2组3组4
处理叶片浸泡在5%蔗糖溶液中,通入O2叶片浸泡在5%蔗糖溶液中,通入N2叶片浸泡在蒸馏水溶液中,通入O2
黑暗黑暗黑暗黑暗
检测结果有淀粉无淀粉无淀粉无淀粉
请回答:
(1)实验前要将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淀粉.
(2)组1中蔗糖转化成淀粉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与组1相比,组2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组2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的合成缺少ATP.
(3)前三组实验不能证明蔗糖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因此必须增加组4,组4的处理是用石蜡封闭的叶片浸泡在5%蔗糖溶液中,并通入O2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实验之前进行了暗处理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表格中看出,在黑暗和通入O2的条件下蔗糖可以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转化成淀粉.

解答 解:(1)由于正常生长情况下,植物细胞内储存有淀粉,所以实验前要将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进行饥饿处理以消耗叶片中原有淀粉,防止对实验的干扰.
(2)ATP是细胞内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由于组1的叶片浸泡在5%蔗糖溶液中,且通入O2,所以蔗糖转化成淀粉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ATP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与组1相比,组2叶片浸泡在5%蔗糖溶液中,通入N2,缺少O2,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的合成缺少ATP,所以组2叶片无淀粉.
(3)根据对照原则,增加组4,用石蜡封闭的叶片浸泡在5%蔗糖溶液中,通入O2,从而证明蔗糖通过气孔进入叶片.
故答案为:
(1)消耗叶片中原有淀粉(防止叶片原有淀粉的干扰)
(2)ATP    有氧呼吸     组2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的合成缺少ATP
(3)用石蜡封闭的叶片浸泡在5%蔗糖溶液中,并通入O2

点评 本题以表格为载体,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如图表示对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在Ⅰ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将会更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
B.在Ⅱ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天敌不足
C.在Ⅲ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
D.害虫和蜘蛛的数量最终都不会减少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字母A-E代表物质.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蛋白质.在有光条件下,磷酸转运器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磷酸丙糖不断运至细胞质中用于蔗糖合成,同时将释放的Pi运至叶绿体基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所用的试剂是无水乙醇(或丙酮);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叶绿素b的扩散速度最慢(填“最快”或“最慢”),原因是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2)据图分析,若用某物质破坏了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卡尔文循环会被抑制,可能的原因是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叶绿体内磷酸丙糖浓度增加、叶绿体从外转运进的磷酸减少、淀粉积累,均会抑制卡尔文循环.
(3)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获得某种油菜野生型和突变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及呼吸速率的数据(见表).
材料净光合速率
(μmolCO2
•m-2•s-1
胞间CO2
(μmolCO2
•m-2•s-1
呼吸速率
(μmolCO2
•m-2•s-1
突变体5.66239.073.60
野生型8.13210.864.07
突变体油菜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的低2.94μmol CO2•m-2•s-1.导致突变体油菜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是气孔开放程度吗?否(填“是”或“否”),判断依据是突变体叶片中的胞间CO2浓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人的大脑某个部位受到损伤,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  )
A.运动语言区B.书写语言区C.视觉语言区D.听觉语言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都有分布,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如图一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图中的三条曲线的共同特点是呈现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2)为了探究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有人设计了图二实验:甲乙两枝条用含同位素14C标 记的喷吩乙酸的琼脂块放于枝条的A端,然后检测B端是否有放射性叱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则该处理一段时间后,在甲图(填“甲”、“乙”)的B端可以检测到l4C的吲哚乙酸,该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往形态学下端运输.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三为其X、Y 租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植物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C.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
D.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HIV感染人体后,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
B.过程③可以合成出子代HIV的RNA
C.过程④中遗传信息由mRNA先流向tRNA,再流向蛋白质
D.过程①在病毒内进行,过程②③④在人体内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是引起冬季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患者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
(2)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突起被传递给T细胞,刺激该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该过程:流感病毒→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裂解死亡.
(3)研究表明:发热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其一方面通过神经支配,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产热,从而引起发热症状.发热时,体表与外界温差增大,体表散热增多,皮肤内冷觉感受器兴奋,继而引起畏寒的感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