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分)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根据下图回答问题。下图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显微镜的_______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的实验中,应先用图中   镜观察。


(2)图二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图三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看图回答:
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
      (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倍数为       
②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像的长度或宽度
③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④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图四。

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与图像c对应的是: _______。
A.目镜5× 物镜10×        B.目镜5× 物镜40×


⑴物  甲 ⑵②③  A  600  D ④  B ⑶ 右上方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
⑷B

解析试题分析:⑴镜头带有螺纹的是物镜,没有螺纹的是目镜;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物象。⑵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故②③A组合放大倍数最大;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放大倍数,即600;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指放大物体的长度或宽度;低倍镜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体积小;高倍镜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大;移动装片和物镜后,异物不动说明异物最可能在目镜上。⑶由于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倒像,故应该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⑷选放大倍数大的,即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6分)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⑴水稻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捕获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⑵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首先与        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⑶光照强度低于8×102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光照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      
⑷分析图中信息,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   ;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     的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6分)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的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与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都非常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2分)已知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是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甲、乙两管果蝇,甲管全部为长翅果蝇,乙管中既有长翅果蝇又有残翅果蝇,这两管果蝇的关系既可能是P(乙)对F1(甲)的关系,也可能是F1(甲)对F2(乙)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倘若乙管为P,则乙管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     _____,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           _____,甲管(F1)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               ______。
(2)倘若乙管为F2,则乙管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______,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____,甲管(F1)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       _____。
(3)通过鉴别雌雄性别得知,乙管内两种果蝇均有雌雄两性,则乙管果蝇是甲管果蝇的________               ____,如果乙管内两种果蝇各为雌雄一方,则乙管果蝇是甲管果蝇的________       ____。
(4)若用一次交配实验来鉴别两者的世代关系,其最佳交配方式是______          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8分)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它含有2条多肽链,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

(1)胰岛素分子合成的场所是       ,在合成过程中氨基酸以   方式形成肽链,经过加工两条肽链由一定的化学键(如图中的二硫键)相互连接在一起,最后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胰岛素分子。
(2)一个胰岛素分子至少含有      个氨基,     个羧基。
(3)据图回答该胰岛素分子在形成过程中减少的相对质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6分)学校生物实验室有一批淀粉酶制剂,因保留时间较长,不知其是否还具有活性。某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探究这批淀粉酶制剂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    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通过比较该淀粉酶制剂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这批淀粉酶制剂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①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⑤斐林试剂(A液:0.1 g/mL的NaOH溶液,B液:0.05 g/mL的CuS04溶液)⑥碘液⑦量筒③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
(2)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淀粉糊,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                     
(3)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 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mL。
(4)向试管A1、B1中加入          ;向试管A2、B2中加入等量新制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5)观察各试管的颜色变化。
(五)试管A1中溶液为棕黄色,试管A2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请根据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1)若                       ,则该淀粉酶制剂完全失活;
(2)若B1呈蓝色,B2有砖红色沉淀,则该淀粉酶制剂       
(3)若                       ,则该淀粉酶制剂活性正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2分)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天后进行检测。
检测a:用下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
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ChE活性检测原理:AChE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

组别
醋酸铅溶液浓度
/g·L-1
脑组织铅含量
/g·gprot-1
AChE活性
/U·mgprot-1
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
/s

0
0.18
1.56
22.7

0.05
0.29
1.37
23.1

1
0.57
1.08
26.9

2
1.05
0.76
36.4
请回答:
(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     ,通过该指标可知     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
(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              ,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ACh发挥效应后在乙酰胆碱酯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     的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
(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     
(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     ,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1分) 图乙表示图甲所示池塘受污染后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请回答:

(1)该池塘的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属于群落的结构,影响该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
(3)图乙中A表示,图中未利用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                 
(4)消费者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主要原因是                                          。
(5)该池塘被轻微污染后,通过自身的                  ,很快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池塘内物种的数目即                 不断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8分)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G与g不存在显隐性关系)。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1962年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等人在水母中发现绿色荧光蛋白。它之所以能够发光,是因在其包含238个氨基酸的序列中,第65至67个氨基酸(丝氨酸—酪氨酸—甘氨酸)残基,可自发地形成一种荧光发色团。1992年,道格拉斯·普瑞舍克隆出完整编码238个氨基酸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道格拉斯·普瑞舍获得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方法是      
(2)D基因与d基因的本质区别       ;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定向改变了遗传物质,变异类型属于      
(3)在上述转基因实验中,将G基因与载体重组,需要的酶是             。将重组DNA分子显微注射到斑马鱼       中,胚胎呈现出绿色荧光,那整合到染色体上的G基因完成了      
(4)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
①亲代M的基因型是      (填选项的符号)。
a.DDgg                      b.Ddgg
②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     (填选项的符号)。
a.DDGG      b.DDGg        c.DdGG        d.DdG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