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5~40%的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可作为防腐剂,其防腐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自然界中有能分解甲醛的细菌和真菌.图1为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细菌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1)②过程的目的是增加目的菌种的种群数量,③过程筛选出的是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菌种.
(2)上述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活性淤泥,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高压蒸汽灭菌.
(3)由③→④的接种可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法,通过培养能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也就是菌落.经过⑤过程后,取样测定甲醛浓度,选出 甲醛浓度最低(最低或最高)的培养瓶,再分离、培养菌株.
(4)为研究甲醛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甲醛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应实验并得到如图2结果.由图可知,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1200㎎/L时,菌株可以完全分解甲醛;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增高至1600㎎/L时,48小时后菌株对甲醛的降解能力很弱,甚至失去降解能力,其原因可能是甲醛浓度过高,导致菌种分解能力下降(活性下降或死亡).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能分解甲醛的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先梳理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技术的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问题涉及的菌体内容分析题图综合进行解答.

解答 解:(1)分析图可知,②过程的目的是增加目的菌的菌群数量,③过程中的培养基是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③培养出的微生物是以甲醛为碳源的微生物.
(2)分析题图可知,要从活性污泥中筛选目的菌株,所以活性污泥不能进行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3)分析题图可知,③→④的接种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体,也称为单菌落.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经过⑤过程后,取样测定甲醛浓度,甲醛浓度小说明该瓶中微生物分解甲醛的能力强,选出后再分离、培养菌株.
(4)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1200mg/L时,菌株可以完全降解甲醛,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增高至1600mg/L时,由于甲醛浓度过高,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了细菌降低甲醛的能力甚至杀死降解甲醛的微生物.
故答案为:
(1)增加目的菌种的种群数量      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菌种
(2)活性淤泥      高压蒸汽灭菌
(3)稀释涂布平板法      单个细胞    子细胞群体     最低
(4)可以完全分解甲醛    甲醛浓度过高,导致菌种分解能力下降(活性下降或死亡)

点评 本题是知识点是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被钉子扎到,会迅速抬腿以避免继续受伤.图1表示相关反射的反射弧,图2为突触的部分放大.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反射弧中,当兴奋到达F点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有怎样的关系?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和膜内的电流方向一致在F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的反应是否属于反射?不属于
(2)图2中的⑥属于信息分子,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⑥的运动方向.⑤→④→⑥
(3)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如果切断传出神经,刺激F,大脑皮层能(填“能”或“不能”)产生痛觉.
(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未被清除的细菌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1是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D过程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若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2所示,则N处为蔗糖溶液.
(2)花青素为紫色,它溶于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如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处理,可得到原生质体,再加入清水后,视野中的颜色变化过程是原生质体中的紫色逐渐变淡,最后整个视野变成浅紫色.
(3)该同学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结果
NaCl茉莉酸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结果表明,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下表是某池塘生态系统内一盒食物网中的6个种群有机物同化量的数值,其中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请回答以下问题.
种群ABCDEF
有机物同化量(kg)500039011029215
(1)除表中所列生物之外,还应加上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才能构成池塘生态系统.
(2)该食物网最多有4条食物链
(3)如果向该池塘引入以F为专一食物的水生动物,A、B、C、D、E5个种群中密度最后增加的是A.一般情况下,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表明池塘生态系统的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4)C和D之间的信息传递类型可能有哪些?物流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5)生态系统的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研究发现,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两面性”.当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时,该酶却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生成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C3,该产物被还原生成糖类的过程还需要ATP和[H](物质).Rubisco酶的“两面性”与酶的专一性(特性)相矛盾.
(2)与光呼吸相区别,研究人员常把有氧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上看,光呼吸需要光,暗呼吸有光无光均可;从反应场所上看,光呼吸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暗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3)如图表示测定某植物每1cm2叶片的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mg/cm2•h),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2X(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回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
(1)Crooked湖是南极的淡水湖之一,该湖的主要生物以及这些生物的营养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
①与我省洞庭湖相比,洞庭湖的自我调节能力较高,原因是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
②鞭毛藻同化的能量最终有三个流向:一是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二是被下一营养级利用;三是被分解者利用.
(2)图2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E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分别表示流人牲畜、昆虫、鼠的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草原上的牧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牲畜、昆虫、鼠等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②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E1+E2+E3)/E(用图中字母表示).
③调查发现出现了有耐旱性状的牧草新物种,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原因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导致牧草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最终与其他种类的牧草产生了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为了解培养条件对试管苗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以期对生产起指导作用.科研人员从红地球葡萄试管苗顶部向下依次剪取带叶茎段,分别采用不同光照强度(容器内温度为25℃)和温度(光照强度为120μmol•m-2•s-1)进行实验,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

(1)图1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这是由于光照增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多,直接导致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加快,CO2利用加快.
(2)由图2、图3可知,葡萄试管苗生长较为适宜的温度为25℃,各部位叶片相比,对高温耐受性较差的是上位叶.
(3)实验结果表明,试管苗的上位叶净光合速率相对较低,其原因可能是上位叶幼嫩,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低,光合作用强度弱,同时呼吸作用又比较旺盛.当光照强度从160μmol•m-2•s-1增加至200μmol•m-2•s-1,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
(4)分析实验结果并结合生产实际,说出80~120μmol•m-2•s-1的光照条件对葡萄试管苗生长比较适宜的理由(至少说出两点).继续增加光照强度,叶净光合速率增加不明显;同时会增加试管苗生产成本;还可导致温度升高,活性消耗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结网蛛(Metepeira incrassata)是一种群居的蜘蛛.位于群体边缘位置的个体食物捕获率更高,但被捕食的风险相当于群体中央位置的3倍.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下述有关不同个体在群体中的分布位置哪一个是正确的(  )
A.个体较小的年轻蜘蛛分布于群体的中央
B.个体较小的成熟蜘蛛分布于群体的边缘
C.个体较大的年轻蜘蛛分布于群体的中央
D.个体较大的成熟蜘蛛分布于群体的中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表示高等植物体内发生的有关代谢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化合物,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量的改变对①无影响
B.④产生的[H]和ATP可以在①受阻时维持③的进行
C.只有①②③过程一定发生在细胞器中
D.乙中C元素的转移途径为乙→C5→C3酸→C3糖→C6 H12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