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如图表示植物的根、芽和茎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茎生长的曲线是丙,生长素最适浓度是10-4mol/L,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抑制.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芽、根生长的效应依次是促进、促进和抑制.
(3)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从弱到强依次是根>芽>茎.
(4)纵观三条曲线可见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  的作用程度不同,单独看一条曲线表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图中曲线表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解答 解:(1)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因此图中甲、乙、丙分别对应根、芽、茎,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10-4mol/L,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抑制.
(2)图中看出,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芽、根生长的效应依次是促进、促进和抑制.
(3)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从弱到强依次是根>芽>茎.
(4)纵观三条曲线可见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作用程度不同,单独看一条曲线表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故答案为:
(1)丙   10-4mol/L      抑制
(2)促进、促进和抑制
(3)根>芽>茎
(4)不同器官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的有关生长素的知识答题,同时能根据曲线图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别是曲线下降阶段,千万不要误认为曲线下降就代表抑制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高二第二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 )

A.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B.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C.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D.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核糖体在该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B.在病毒体内不会发生图乙中的④⑤
C.图乙中的②③可表示图甲所示过程
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内侧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
C.受精过程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无关
D.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不会改变其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使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以使植物原生质体相互分离;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使细胞分离开来的酶是胰蛋白酶.
(2)过程③在化学药剂聚乙二醇(或“PEG”)的作用下会发生细胞融合,也可以通过离心、震荡、电刺激等物理方法诱导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新细胞壁的形成.与过程④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高尔基体.
(3)过程⑤属于脱分化,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⑥属于再分化,细胞发生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过程⑤⑥⑦的细胞工程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其用到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5)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研究克服了不同生物远缘杂交(或“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为作物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了调查赣江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实验所需的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和分装前,要进行的是调整pH和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倒平板时要待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2)该小组可采用图②所示的稀释涂布平板法(方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107
(3)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不连续单个菌落.
(4)在纯化过程中,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是D
A.每次划线时,接种环都需要蘸菌液一次
B.划线分离时,需要把接种环深入到培养基中进行接种
C.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D.在超净平台中进行接种时,不能关闭过滤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Ⅰ.从世界上第一位“试管婴儿”诞生,至今全球试管婴儿数量已达到400万.从克隆羊“多利”诞生,至今已成功克隆了多种动物.请分析回答试管婴儿与克隆技术的有关问题:
(1)培育试管婴儿时,可通过给母体注射促性腺激素增加排卵数量,从父亲体内获得的精子需要进行获能处理,才能完成受精作用.
(2)胚胎发育的卵裂期在透明带.(填“透明带”或“放射冠”)内进行.受精卵经72小时体外培养发育成32细胞左右的胚胎,叫做桑椹胚,可用于胚胎移植.
(3)设计试管婴儿、克隆人等都是引起人们广泛争论的问题.我国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即可利用人体细胞核移植等技术治疗人类疾病,在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时,可用微型吸管把位于卵细胞膜与透明带之间的第一极体一并吸出.
(4)克隆动物时,将甲个体的细胞核移入乙个体去核的卵母细胞中,由重组细胞培育成个体丙,则个体丙的基因来源于甲个体(体细胞)的核基因和乙个体(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基因.
Ⅱ.在某水域的生态治理中相继引种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共计10余种,一段时间后在围隔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沉水植物为优势的水生植物群体,结果试验区总氮量仅为试验区外的五分之一,有效地改善了水质.
(1)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除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外,还包括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或物种多样性原理).
(2)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和酸奶等食品的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根据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民间制作腐乳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灭菌,发酵好的豆腐上布满菌落,这些菌落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物种.豆腐发酵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多(填“减少”或“增多”),普通的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
(2)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消灭杂菌.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是为了增加乳酸菌含量.泡菜制作装坛后向坛盖边沿水槽中注满水,目的是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日常生活中不宜多吃腌制蔬菜,要多吃新鲜蔬菜,研究表明,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同时对生物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3)酸奶制作过程中的发酵原理是(写反应式).该该发酵微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来源主要是基因突变.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抗生素抑制乳酸菌生长甚至杀死乳酸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但无法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
B.胰岛B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的核仁大、核孔数目多
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D.核膜是双层膜,其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