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表示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核DNA分子含量的变化。下列各项中对本图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d~e的初期
B.e点染色体数目为n,f点染色体数目又出现短时间的加倍
C.e点同源染色体分离,f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a~c是间期,c~f是分裂期,f~g是精细胞变形阶段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ac段属于减数分裂间期,发生了DNA的复制;e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结束,单个细胞中DNA含量减半,获得次级精母细胞;f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结束,单个细胞中DNA含量再次减半,获得精细胞。
A、据图可知,ce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c~d的初期,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
B、e点时为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为n,f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染色体数量暂时加倍发生在f点之前,即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
C、e点为第一次减数分裂结束,同源染色体分离在e点之前,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f点为第二次减数分裂结束,着丝点分裂在f点之前,即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
D、由题意可知,a~c为减数分裂间期,c~f为减数分裂期,f~g为精细胞变形阶段,D正确;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B.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C.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D.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腺,①~⑤表示五个生理过程。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图中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①~⑤中首先加强的是过程①
C.垂体还能分泌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的生长激素,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D.当过程③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后过程①②会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α-半乳糖苷酶是解决大豆制品类食物不耐受的关键酶,但其活性不高耐热性较差。如果人的消化系统中缺乏α-半乳糖苷酶,当含有α-半乳糖苷的低聚糖经过肠道时,会被肠道中的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腹胀等。科研人员使用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两种固定化载体研究了固定化后的α-半乳糖苷酶的使用效果,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固定化酶更适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物理吸附法。用海藻酸钠固定酶的过程中需要用CaCl2溶液处理,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加热过程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定化酶的实质是将相应酶固定在_______________的载体上;固定化α-半乳糖苷酶与游离的α-半乳糖苷酶相比,其优点是具有了良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中与固定化酶相比游离酶的水解率在6h之前较低,但随时间的延长游离酶的水解率也上升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两种固定化酶相比,重复使用2次后,海藻酸钠固定化酶的效果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通过矮牵牛原生质体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获得原生质体
B. 过程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 过程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
D. 原生质体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抗体的结构如图所示,它由两条H链和两条L链组成。同一物种C区氨基酸序列恒定,不同抗体结合抗原的V区氨基酸序列有差异。
(1)在生物体内,抗体是由______细胞分泌的,与其合成与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
(2)传统方法获取抗体时,需要将相应的抗原反复注射到动物体内,从动物的血清中分离。显然,这种方法产生的抗体量和纯度等都很低特异性差,单克隆抗体的出现,克服了传统抗体的不足,单克隆抗体是指_____________。
(3)天然的抗体左右两个V区结构完全相同,只能结合相同的抗原。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可以得到双功能抗体(又叫双特异性抗体),它的两个V区能结合不同的抗原。制备双功能抗体的基本方法如下:将能分泌抗体1的杂交瘤细胞(A细胞)与能分泌抗体2的淋巴细胞(B细胞)进行融合,形成可分泌两种亲代抗体和杂种抗体的杂种—杂交瘤细胞(A—B)。细胞融合时需要用____________、聚乙二醇或电激等诱导,融合后总共应该有___________种细胞(最多考虑两两融合)。
(4)双功能抗体在癌症治疗中可作为“生物导弹”:用其中一个V区识别癌细胞表面______,用另一个V区将T细胞等杀伤细胞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的位置,这样造成肿瘤局部免疫细胞聚焦的效果。
(5)细胞融合方法得到的双功能抗体,只是将两个不同抗体的V区集中到了一个抗体上,并未改变V区的结构。通过________技术,可以对双功能抗体的V区进行设计改造,使其更适合人类的需要。这种改造,最终还必须通过对DNA分子的改造来完成,因而该技术也称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如图表示合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B. 丙过程用到的酶在高温下失活,因此在PCR扩增时需要再添加
C. 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循环3次后,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占25%
D. PCR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①~④表示四种化合物的元素所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①是ATP,那么P存在于腺嘌呤中
B.若②是油脂,那么O的含量较糖类少
C.若③是糖元,那么彻底水解后会产生CO2和H2O
D.若④是氨基酸,那么N只存在与中央碳原子相连的氨基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噬菌体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的形成需要DNA连接酶的催化,③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B.若α链中G+C占58%,则DNA片段中A占21%
C.热稳定性越高的DNA分子,嘧啶碱基含量越高
D.该DNA分子的基本骨架上储存着噬菌体的遗传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