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细胞表面结构改变 | B. | 蛋白质的数量发生改变 | ||
C. | 蛋白质的种类发生改变 | D. | 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 |
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细胞中的mRNA、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解答 解:A、细胞分化后,细胞的表面结构发生了稳定性差异,A正确;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变化,B正确;
C、细胞分化后,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会发生改变,C正确;
D、细胞分化不会改变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因此染色体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包括细胞分化的概念、根本原因及意义,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明确细胞分化不会改变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花药培养可在同一培养基上培养至长出幼小植株再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 | |
B. | 花药培养的各个阶段,培养基配方不完全一样 | |
C. | 诱导生根的培养基配方比诱导生芽或胚状体的培养基配方中的IAA浓度高 | |
D. | 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是先分化出芽再分化出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海南模拟)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染色单体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 |
B. | 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 |
C. |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 |
D. |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 |
B. | 都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 |
C. | 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 |
D. | 观察叶绿体不需染色,而观察线粒体需用甲基绿染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 |
B. | 乙、丁两细胞都没有同源染色体 | |
C. | 乙、丁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 |
D. | 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
B. |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
C. | 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 |
D. |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