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B.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这一过程的有①③⑤
C.图示5个细胞均含有同源色体
D.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三(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等
B.内环境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三(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P~P~P
B.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植物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依靠线粒体产生的ATP
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10月段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列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表示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比较该图中结构4内、外膜的蛋白质的含量,发现内膜的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外膜,其原因主要是 .
(2)某同学欲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3)图乙中①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称为脱水缩合,破坏细胞核中的 (结构)会影响该过程的发生.
(4)该图中②、③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所示物质外,还可产生的相同的物质是 .
(5)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影响图乙中②、③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10月段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下列示意图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该细胞失水过程中②内溶液的浓度高于①内溶液的浓度
B.对应图乙(b)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中的K+
C.图丙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是3
D.图丁中的①是mRNA,该过程最终形成的②③④⑤具有不同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10月段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RN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
B.图示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上的脂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有关
C.在图中戊结构内,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CO2的阶段没有O2参加
D.X的分泌过程能发生在无甲、乙、丙、丁、戊等结构的原核细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零项 | B. | 一项 | C. | 两项 | D. | 三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实验是生命科学十分重要的发现和论证方法,实验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和结论.请根据题意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取洋葱根尖后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表示该步骤正常操作,“﹣”表示该步骤未操作).观察其中装片,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的是 同学制作的装片.甲同学观察到染色体染色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 .
解离 | 漂洗 | 染色 | 压片 | 镜检 | |
甲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2)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 染液染色后,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呈 色.
(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 和目测估计法两种.
(4)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探究活动中,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原因是 ,若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5)探究pH影响果胶酶活性的实验中,需要设置不同pH.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难以将果汁的pH调整到合适的数值,而只能调整好酶液的不同pH,再分别与果汁混合.果汁的pH难以调整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