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将新鲜马铃薯切成粗细相同的5 cm长条,再将它们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 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约为30 g·L-1;
②当甘露醇溶液浓度为40 g·L-1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
③甘露醇溶液浓度为30 g·L-1~90 g·L-1时,细胞壁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④在甘露醇溶液浓度为20 g·L-1时, 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示坐标曲线,判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若该曲线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则CD段表示该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B. 若该曲线代表密闭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温室中植物光合作用只在BC段进行
C. 若该曲线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
D. 若该曲线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BC段血液中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该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②结构1可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
③结构3是脂质的合成场所 ④结构2、4不含磷脂 ⑤结构1、4中都能产生水
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④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实验表明,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偶尔也会发生交换,称为有丝分裂交换。图示为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的有丝分裂交换,其中D和d,E和e,F和f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
(1)请问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并分别写出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考虑该生物产生精子时发生的交换,那么该生物产生的精子有_______种基因型。并写出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你认为哪一种分裂方式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可能比现有的杂交稻单产提高,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两者杂交子代会出现花粉不育的现象。
(1)科研人员研究上述现象的遗传机制时发现,水稻7号染色体上名为qH7的片段与此密切相关。他们用粳稻品种D(qH7片段的遗传组成为DD,花粉100%可育)与籼稻品种M(qH7片段的遗传组成为MM,花粉100%可育)进行杂交,得到水稻品系N(qH7片段的遗传组成为DM)。品系N的表现型为花粉50%可育。品系N自交,子代结果如下表所示:
自交子代遗传组成及数量 | DM(236株) | DD(242株) |
表现型(可育花粉占比) | 50% | 100% |
实验结果说明品系N产生的含有__________的花粉是不育的。据此推测水稻品系N(♂)与水稻品种D(♀)杂交子代的遗传组成为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研究上述花粉不育的机理,科研人员对水稻品系N(DM)的7号染色体qH7片段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向水稻品系N(DM)的体细胞中导入基因F,获得转基因杂合植株A。植株A的遗传组成为DMF-(F-表示在qH7区域外含有一个基因工程导入的F基因)。植株A自交,子代结果如图2所示。
①据图2分析,利用基因工程导入的基因F插入到了______染色体上。基因F的功能是__________。
②上述结果说明品系N 的花粉50%不育与基因ED有关,据图2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
③为确定②的结论是否正确,最佳方案是将ED基因导入________的愈伤组织中,培育转基因植株。
A. 品种D B.品种M C. 品系N D. 植株A
若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该结论。
(3)物种之间存在__________,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上述导致杂交水稻部分花粉不育的基因是新物种形成的分子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TP分子简式和18个ATP所具有的磷酸键数目分别是( )
A. A﹣P~P~P和36个 B. A﹣P﹣P~P和18个
C. A~P~P~P和36个 D. A﹣P~P~P和5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氧含量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 甲图中氧含量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D点
C. 甲图中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植物器官的
D. 甲图中氧含量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_________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_________作指示剂。
(2)对土壤样品溶液逐级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对获得的菌种采用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长期保存。
(3)在3个培养基平板上,分别接种0.1mL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液,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39、48和42。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每毫升土壤样品液中的细菌数量为_________个。用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比实际细菌数要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