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分析回答: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2)若将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30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绿藻,理由是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低.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分析 分析题文: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据此可以写出食物网如下:
分析图1: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
分析图2: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2)由图1可知,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来源为植食性:肉食性=1:1,则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传递效率为20%,1÷20%+1÷20%÷20%=30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种群中的个体总数=初次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若标记个体更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使重捕中标记个体数变小,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
(4)两种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能力相同,但蓝藻中藻毒素量远高于绿藻,会对罗氏虾和露斯塔野鲮鱼造成危害,因此选择的藻类是绿藻.如果藻类大量繁殖也会破坏环境,所以放植食性较高的鱼类,即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此类鱼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故答案为:
(1)竞争和捕食
(2)30
(3)偏高
(4)绿藻     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低     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首先要求考生能根据题干信息写出食物网;其次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甲、乙植物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体细胞中都有12对同源染色体.据研究,甲和乙的配子中有6条染色体是相同的,另6条染色体存在倒位关系.据此分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某自然区域内这两种植物共同构成一个种群
B.甲植物与乙植物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C.甲植物与乙植物的遗传信息基本相同
D.细胞中染色体倒位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加试题】若利用根瘤农杆菌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获得若干转基因植物(T0代),从中选择抗虫抗除草剂的单株S1、S2和S3分别进行自交获得T1代,T1 代性状表现如图所示.已知目的基因能1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虫对不抗虫表现为完全显性,抗除草剂对不抗除草剂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B.根瘤农杆菌Ti质粒携带的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分别插入到了S2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并正常表达
C.若给S1后代T1植株喷施适量的除草剂,让存活植株自交,得到的自交一代群体中不抗虫抗除草剂的基因型频率为$\frac{1}{2}$
D.若取S3后代T1纯合抗虫不抗除草剂与纯合不抗虫抗除草剂单株杂交,得到的子二代中抗虫抗除草剂的纯合子占$\frac{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研究人员发现在沙漠中存在一种抗旱植物(该植物雌雄同株,细胞中有抗旱基因H)该植物通过细胞代谢,产生某些代谢产物,调节植物根部细胞的渗透压.
(1)研究发现:这种植物细胞存在与抗旱有关的物质主要是糖类,由此推测,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实现的.
(2)现有某抗旱植物,基因型为Hh(h是旱敏基因),已知旱敏基因h是由抗旱基因H突变而来的;即H基因分子中可能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使H基因变成了h基因.
(3)现有某抗旱植物(抗旱基因H、旱敏基因h,果实粒大由D基因控制、果粒小由d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人员用一抗旱性粒大植株和某一植株甲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子代F1中出现4种类型,统计结果显示,抗旱:旱敏=1:1,粒大:粒小=3:1.则植株甲的基因型为hhDd.若选择子代F1中抗旱性粒大植株运行自由授粉,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抗旱性粒大:旱敏性粒大:抗旱性粒小:旱敏性粒小=24:8:3:1.
(4)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抗旱基因H导入到不抗旱的农作物细胞中去,培育抗旱农作物新品种.但是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花粉将抗旱基因H扩散到其他植物,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据此分析,为了降低此种风险,研究人员可以选择将目的基因(抗旱基因H)整合到线粒体基因组(填写“细胞核基因组”或“线粒体基因型”),你的理由是由于受精卵的细胞质是由母本(卵细胞)提供的,和雄性产生的花粉没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利用工程菌(大肠杆菌)生产人生长激素(由人垂体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的实验流程.所用的pBR322质粒含有限制酶pasⅠ、EcoRⅠ和HindⅢ的切点各一个,且三种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而Ampr表示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请据图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过程①所用细胞是人垂体细胞,过程②所用的原料和酶分别是(四种)脱氧核苷酸、逆转录(反转录)酶.
(2)人生长激素基因在经③处理之前需经过PCR扩增,扩增前需要人工合成2种引物备用,扩增时应在PCR扩增仪中加入热稳定DNA聚合酶用以催化互补链的合成.
(3)若人生长激素基因两端具有限制酶pstⅠ识别序列,切割人生长激素基因和pBR322质粒时只用限制酶pstⅠ的目的是确保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切割时断开的键是磷酸二酯键.
(4)过程④所用的酶是DNA连接酶;过程⑤应选择对青霉素和四环素敏感型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为提高转化率,首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
(5)若用限制酶PstⅠ切割,完成过程④、⑤后,将三角瓶内的大肠杆菌先接种到甲培养基上,再将甲培养基上的单个大肠杆菌接种到丙培养基上,待形成12个菌落后,将相应菌落的一部分转接到乙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状况如图乙、丙所示.将三角瓶内的大肠杆菌接种到甲培养基上的目的是筛选含四环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培养基乙上能存活的是导入含完整的pBR322质粒或含有Ampr、Tetr的质粒的大肠杆菌.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应从丙培养基的菌落中选取,选取的依据是在丙中能存活,在乙中不能存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油菜物种甲(2n=38)光合作用能力强,物种乙(2n=20)产油率高.下列有关培育光合能力强、产油率高植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X射线等处理少数甲植株,不可能获得所需植株
B.若将甲、乙植株杂交可获得F1,则F1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C.若将甲、乙植株杂交可获得F1,则F1的所有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一定是29条
D.若将甲、乙植株杂交可获得F1,F1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所得植株一般可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研究发现肝癌组织中的核因子kB(核内转录调控因子)异常活化后可抑制肝癌细胞凋亡,促进肝瘤细胞存活.下列有关此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意义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
A.核因子kB参与肿瘤的启动、发生及发展
B.抑制核因子kB表达可促进肝癌细胞亡
C.核因子kB可使正常机体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保持平衡状态
D.阻断核因子kB的激活可能有助于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②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③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④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2017年3月24日,江西省卫计委发布该省H7N9疫情防控新进展,3月14日至24日,全省报告H7N9新增病例1例,死亡病例1例.南昌及其地市仍在对活禽经营市场进行休市.下列有关流感疫苗和人体对流感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某些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导致遗传物质的变化,而且变异频率比其他生物高,导致之前研制的疫苗无效
B.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对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
C.效应T细胞能使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和病毒一起裂解死亡
D.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也能作用于侵入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