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试验还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2)甲图模型属于数学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此调节机制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1.03t只.
(4)我国治蝗专家马世骏院士提出从系统的整体调控着眼,运用“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战略,一方面通过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降低蝗虫密度,一方面改造蝗虫发生地.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生物防治,这个例子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传递.改造蝗虫发生地可以降低蝗虫的K值.

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等.

解答 解:(1)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其它因素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
(2)甲图模型属于数学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此调节机制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1.03t只.
(4)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这个例子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传递.改造蝗虫发生地可以降低蝗虫的K值.
故答案为:
(1)出生率和死亡率
(2)数学   负反馈   自我调节能力
(3)N01.03t
(4)生物   化学   K值

点评 本题考查了种群的数量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根据如图分析回答:

(1)A可分为A1、A2、A3----其原因是:从a分析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从C1角度分析是因为DNA中碱基对的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2)与A5有关的C1片段在人体的肝细胞中是否存在?是;将[5]用胰蛋白酶处理后获得的连续长丝状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填分子中文名).
(3)产生A2的细胞可能直接来自于受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 和记忆B细胞的增殖分化.
(4)合成A1-A5五种物质并使其正常发挥作用,一定需要细胞[3]参与的是BE
A、A1    B、A2      C、A3    D、A4   E、A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与代谢和稳态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较弱光照下,因光反应有关的酶活性降低,光反应速率慢
B.葡萄糖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中完成有氧氧化
C.海水鱼通过鳃将体内的盐排到海水中时,一般不消耗能量
D.神经递质在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失去生物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1958年将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培养成新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完成该过程不需要光照条件B.该过程存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现象
C.完成该过程需要外源激素参与D.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以下各组细胞器中,都含有DNA的是(  )
A.核糖体、线粒体B.中心体、叶绿体C.线粒体、叶绿体D.核糖体、溶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
(2)科学研究发现膜蛋白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的途径基本相同,现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培养图中的细胞,则该细胞在增加膜蛋白的数量时,放射性同位素在各个细胞结构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①→③→②→④(用标号和箭头表示),在上述过程参与的细胞器中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有①⑥(填标号).
(3)图中的四种膜蛋白功能不尽相同,其中膜蛋白A功能是运输物质,膜蛋白D功能是催化,膜蛋白B和C功能相同,都是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识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图中物质g和f分别指二氧化碳、C5
(2)过程②和③发生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
(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①③④⑤(用图中数字回答).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被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时,既要接受c释放的能量,又要被e还原(两空均用图中字母回答).
(5)光下的该植物突然停止光照后,C3和C5的含量将如何变化.C3上升、C5下降.(用“上升”或“下降”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O、N、P五种
B.a属于不能水解的糖,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
C.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D.玉米内含的化合物m共四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物质转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中ATP与ADP、NADP+与NADPH之间的相互转化,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B.有氧呼吸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无氧呼吸也可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
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RNA 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