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在高等动物的一生中,细胞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A.无丝分裂过程中B.受精卵形成过程中
C.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D.减数分裂过程中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解:A、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变化,也没有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错误;
B、受精卵形成过程中,只有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没有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错误;
C、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都不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错误;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减数分裂过程,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明确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性状的形成是长期采食高处树叶的结果
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
D.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生物时间(min)
0510152025
萌发的种子081623934
蚯蚓04.5911.513.515.5
(1)装置图中的Y溶液是NaOH,其作用是吸收实验过程中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排除微生物及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或对照作用)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左移动(填“左”或“右”),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0.9mm/min.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下移动(填“上”或“下”),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为0.22ml/min,在此过程中,有氧呼吸的强度越来越弱.
时间(min)0510152025
注射器量取的气体变化体积(mL)01.53.04.25.0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由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有人提出基因对花色性状控制的两种假说,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假说一表明:当基因A和B存在时,花色表现为紫色;假说二表明:花色表现为红色的基因型是aaBB、aaBb.
(2)图示显示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
(3)现选取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为亲本进行自交:
①若假说一成立,F1花色的性状及比例为白:红:紫=4:3:9,F1的白花中纯合子占$\frac{1}{2}$.
②若假说二成立,F1花色的性状及比例为白:红:紫=1:3:12,F1中紫花的基因型有6种,再取F1红花植株进行自交,则F2中出现红花的比例为$\frac{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根据下列概念图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丙图可表示糖类(a)和糖原(b)的关系
B.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固醇物质(b)的关系
C.丁图可体现出细胞(c)、内质网(a)和线粒体(b)的关系
D.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酵母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
B.动植物细胞都有中心体
C.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体上合成
D.植物细胞中核糖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
试管底物和试剂实验条件
11cm3瘦肉块+4mL蒸馏水37℃水浴;pH=1.5
21cm3瘦肉块+mL胃蛋白酶37℃水浴;pH=8
31cm3瘦肉块+4mL胃蛋白酶①;pH=1.5
41cm3瘦肉块+4mL胃蛋白酶0℃水浴:pH=1.5
(1)请完成实验设计:①应为37℃水浴.
(2)3、4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本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温度,请为该组实验拟定一课题名称:探究温度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3)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通过观察相同时间内瘦肉块的变化来确定.
(4)在2、3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温度属于无关变量.
(5)在2、3号试管所研的问题中,3号为对照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些病毒、病菌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这一些事实说明(  )
A.细胞膜不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细胞膜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D.细胞膜是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科研人员为研究土壤pH对粳型杂交稻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消毒后生理状态良好且相同的水稻幼苗分别置于pH为4.0、5.0、6.0、7.0和8.0的培养液培养,其它条件适宜;
②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水稻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
计算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的值,结果如图.分析回答:
(1)培养水稻幼苗的过程中,隔天更换培养液,除了可以防止缺氧造成烂根和营养不足之外,
还能防止培养液pH的改变,影响实验结果.
(2)测定叶绿素含量前,需要提取叶绿素.提取的方法是:避光条件下,在剪碎的绿叶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或丙酮)后快速研磨,经过滤获得色素滤液.研磨过程中要避光
的原因是叶绿素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
(3)测定水稻幼苗叶片呼吸作用速率时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4)由图乙可知,水稻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在5.0-7.0范围内对水稻的生长影响不大.结合甲图分析,pH的变化主要导致叶绿素a/b的比值的变化,从而影响光合速率.
(5)若pH为4.0时,水稻幼苗要正常生长,每天适宜的光照时间不少于13.7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