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研究发现,某细菌X,其胞内硒依赖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含量,一定范围内与环境中硒的含量成线性相关.利用这种原理,可以用生物方法检测环境中硒的含量,现欲探究该检测硒含量方法的最大适用范围和GPx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变化趋势,其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培养瓶若干、细菌培养液、浓度为0.50mol/L的硒酸盐溶液、细菌X
(要求与说明: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不作要求)
实验思路:
①取若干只洁净的培养瓶均分成A、B、C、D四组,每组3只.用浓度为0.50mol/L的硒酸盐溶液和培养液分别配制浓度为0.05mol/L、0.10mol/L、0.15mol/L、0.20mol/L的硒酸盐溶液,并分别取等量加入到上述各培养瓶中.
②取细菌X稀释后,等量接种于/加入到各组培养瓶中.将所有培养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③培养2h后,对各组培养瓶取样,对细胞进行破碎,测定其GPx含量,求平均值.
④4h后重复③.
⑤对实验所得数据统计分析处理.
实验结果如表
0.05mol/L0.10mol/L0.15mol/L0.20mol/L
2h11213335
4h24517581
(1)补充完整实验思路.
(2)以硒酸盐浓度为横坐标,GPx含量相对值为纵坐标,用曲线图表示实验结果,将答案写于答题卡方框内.

(3)本实验有(填有或没有)初步达成实验目的.

分析 分析题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硒酸盐溶液和培养时间,因变量是细胞内GPx含量,根据表格数据来看相同的培养时间内,随着硒酸盐溶液浓度增大,细胞内GPx含量增大,相同的硒酸盐溶液浓度,培养时间越长,细胞内GPx含量越大,据此答题.

解答 解:(1)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该实验分成四组,每组3只,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硒酸盐溶液,故用浓度为0.50mol/L的硒酸盐溶液和培养液分别配制浓度为0.05mol/L、0.10mol/L、0.15mol/L、0.20mol/L的硒酸盐溶液,并分别取等量加入到上述各培养瓶中.
②取细菌X稀释后,等量接种于/加入到各组培养瓶中.将所有培养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③培养2h后,对各组培养瓶取样,对细胞进行破碎,测定其GPx含量.
④4h后重复③.
(2)根据实验分析,以硒酸盐浓度为横坐标,GPx含量相对值为纵坐标,用曲线图表示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3)根据实验结果来看,该实验初步达成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
(1)①均分成A、B、C、D四组
分别配制浓度为0.05mol/L、0.10mol/L、0.15mol/L、0.20mol/L的硒酸盐溶液
②细菌X      等量接种于/加入到各组培养瓶中
③测定其GPx含量
④4h后重复③

(3)有

点评 本实验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实验目的,获取实验结论的能力,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出生率 和死亡率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30只/mL.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D和E 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水平 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B和F 代表类似.
(3)森林生态系统在调节碳氧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乱砍滥伐导致许多地方森林退化,为了可持续发展,治理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我们可以利用群落演替规律,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尽快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海南多地大力发展农家乐,构建旅游与生态并举的生态农业.池塘养鱼垂钓,水稻长势喜人,农民进行除草、治虫、施肥等生产活动.根据生态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构成.池塘中的植物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光照强度不同有密切相关.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或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1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分析回答.

①图1中该种群数量在a到d的增长曲线呈S型,e点的种群数量比d点的种群数量少(多/少).
②图2中由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有其尸体残骸中的能量和肉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三、四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5.5%(保留一位小数).
(4)随着游客增多,有些废弃物和垃圾进入池塘,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它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八门湾红树林与东寨港红树林是海南省两处著名的红树林景观,有“海上森林公园“之美称,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森林.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l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简图,Ⅰ、Ⅱ、Ⅲ代表该生态系统的三个营养级,括号中数值表示一年内的能量转化值(单位:百万千焦/平方米).图2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正确表示图1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图1中应该补充的能量流动情况是Ⅱ→a、分解者→a.
(2)若图1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的总面积为10000m2,则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1.176×106百万千焦.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3%(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该湖泊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4)写出图2中可能存在的食物网(写出一个即可).
(5)图2中A和B之间信息传递的种类可能有物理、化学、行为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生产生活中的很多措施是为了获得健康安全的食品,防止或减少污染.
 
(1)图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以便为养鱼户提供恰当的指导.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
①由左图1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中营养化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藻类吸收N元素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DNA、RNA)等大分子物质.(至少填两个)
②将湖水培养液稀释 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 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三类藻细胞分布如图2(图示整个方格为大方格,边长为1mm,其中分为25个中格),则培养液中脆杆藻细胞的密度是8.5×107或8.9×107个/mL.脆杆藻细胞的密度与浑浊度 指标存在一 定的数量关系,该指标可用比浊计测定.
(2)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制作豆芽时也要考虑人们的食用健康安全问题.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 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图3甲、乙(“-”表示未用激素处 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 越高).
①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不需要(需要/不需要)设计不用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
②已知生长素能影响乙烯合成,通过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 (促进/抑制)乙烯的合成.
③某种二萜类酸能促进某些植物开花、茎伸长等多种效能,该物质应属于赤霉素类植物激素类似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
(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用途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以该除草剂为唯一氮源.
(3)在划线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培养基中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4)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氮气,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该除草剂,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
(5)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两个突变株A和B,然后对突变株A和B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接种的菌种一般培养基实验处理及结果
A不生长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
B不生长添加营养物质乙,能生长
A+B能生长不添加营养物质甲、乙就能生长
突变株A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的原因是突变株A缺乏合成营养物质甲所需要的酶 突变株A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甲,突变株B可以提供.突变株A和B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可能原因是突变株B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乙,突变株A可以提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高粱、玉米等植物与普通的绿色植物不同,其叶片中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均有叶绿体,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高粱、玉米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CO2的最初物质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2)叶肉细胞中NADPH来源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光反应”或“暗反应”),维管束鞘细胞中NADPH可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CO2的还原).
(3)图中光合作用过程中ATP的合成场所是叶肉细胞(“叶肉细胞”或“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的类囊体(填一细胞结构),ATP水解为AMP的过程中断裂了二个高能磷酸键.
(4)在炎热夏季的中午,某些植物会出现光合作用速率显著下降的现象,称为“午休”现象,其原因是植物体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关闭部分气孔,导致CO2进入少,C3合成减少.而高粱、玉米等植物一般不会出现“午休”现象,原因是在较低CO2浓度下,固定CO2的能力强(“强”或“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2015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仍将主题定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目前,这种病死率几乎高达 100% 的“超级癌症”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现在,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都在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而努力.下图为HIV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增殖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疾病,HIV主要攻击人类T细胞,你认为它不能攻击人体其它组织细胞的原因可能是其它组织细胞可能不含HIV病毒特异性受体.
(2)图中b、e、f分别指的是逆转录、转录、翻译过程,推测b过程所进行应具备的条件有模板、原料、酶、能量.
(3)HIV病毒刚进入人体内环境时,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起着关键作用.
(4)根据图示,请利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HIV病毒增殖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B.积聚在甲状腺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产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