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组别 | ||||
甲 | 乙 | 丙 | |||
A | B | C | D | E | |
1、加入底物 | 5ml | - | 5ml | - | 5ml |
2、加入酶液 | - | 5滴 | - | 5滴 | - |
3、在一定温度的温水中水浴5分钟 | 9℃ | 9℃ | ? | ? | 65℃ |
4、继续在相应温度下水浴保温 | 5分钟 | 5分钟 | 5分钟 | ||
5、检测 | ? | ? | ? |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分析表格:本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而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该实验的反应底物只能选择淀粉溶液,即该实验是以淀粉酶和淀粉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淀粉酶的活性(淀粉是否被分解),通过各组滴加碘液后是否变蓝来体现;乙组中的淀粉酶所处的温度适宜可将淀粉催化水解,甲组中的淀粉酶因温度低其活性受到抑制而不能将淀粉催化水解,丙组中的淀粉酶因温度过高而失活不能将淀粉催化水解,所以最后滴加碘液后乙组不变蓝色,甲组和丙组均变蓝色.
解答 解:(1)由于高温促进H2O2(溶液)分解,所以该实验的反应底物只能选择淀粉溶液,即该实验是以淀粉酶和淀粉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2)由于反应物是淀粉溶液,根据酶的专一性,步骤2加入的是含淀粉酶的溶液.表格提供了低温和高温,则C、D两组应该是酶的适宜温度,即37℃.
(4)步骤4的操作为将每一组两试管的溶液混合,继续在相应温度下水浴保温.
(5)淀粉遇碘变蓝,所以可以选择碘液检测淀粉受否被水解.而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会对温度产生干扰,不适合作为检测材料.
故答案为:
(1)淀粉溶液
(2)唾液淀粉酶(或a-淀粉酶) 37℃
(3)将每一组两试管的溶液混合
(4)碘液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综合考查了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考生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正确区分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和无关变量,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丙氨酸(GCU) | B. | 谷氨酸 (GAG) | C. | 精氨酸 (CGA) | D. | 酪氨酸(UA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在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数目各不相同 | |
B. | ②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
C. | ③由四层磷脂分子组成,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 | |
D. | 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可自由进出核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项 | B. | 2项 | C. | 3项 | D. | 4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①和图③ | B. | 图①和图④ | C. | 图②和图③ | D. | 图②和图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病毒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B. |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
C. | 人体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D. | 细胞不是生命活动的唯一单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