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噬菌体、醋酸杆菌和水稻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高茎豌豆(Dd)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基因重组
C.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
D.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可能发生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答 解:A、噬菌体和醋酸杆菌没有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A错误;
B、高茎豌豆(Dd)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基因分离,B错误;
C、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但可能由新基因产生,如AA→Aa,C错误;
D、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可能发生,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实例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链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D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一对夫妇,丈夫基因型为Aa,妻子基因型为aa,生有一个Aaa的三体孩子,原因可能是(  )
A.可能是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分开
B.一定是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分开
C.一定是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分开
D.可能是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分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2n=10)的某些基因在亲本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种植物的高度由三对等位基因B、b,F、f,G、g共同决定,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增高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已知母本高60cm,父本高30c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该时期细胞核内有20个DNA分子.
(2)F1的高度是45cm,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40cm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frac{3}{8}$.
(3)多次实验结果表明,让F1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Ee所占比例总为$\frac{2}{7}$,请推测原因E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
(4)该种植物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叶缘光滑.已知其中一对是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D、d,请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种子;
第二步:种植F1种子,待植株成熟让其自交,得到F2种子;
第三步:种植F2种子,待其长出叶片,观察统计叶片表现型及其比例.
结果及结论:
①F2植株的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的比例接近15: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F2植株的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的比例接近3: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生物均为单细胞生物,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孟德尔定律
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生物,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D.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有细胞壁,且都含有R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图甲和图乙为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细胞甲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
B.细胞甲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C.联会发生在细胞乙,而不会发生在细胞甲
D.细胞乙中有四条染色体,八条姐妹染色单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从叶绿体中提取色素,选取的最佳叶片应是(  )
A.黄色叶片B.紫色叶片C.白色叶片D.浓绿的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生物中,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是(  )
A.大肠杆菌B.蓝细菌C.酵母菌D.硝化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苎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曲线及苎麻叶肉细胞CO2的转移方向.请回答:

(1)曲线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40℃,此时该苎麻叶肉细胞叶绿体利用的CO2来源与图2中的丙图相对应;苎麻叶肉细胞处于甲图状态对应的温度范围是40~55℃.
(2)苎麻叶肉细胞处于丁图状态时,类囊体上进行的生理过程叫光反应,该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包括水分解为氧气和[H]、ATP与Pi合成ATP.
(3)若温度保持在20℃,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苎麻能否正常生长?不能,原因是该苎麻24h内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0.
(4)为探究苎麻叶肉细胞在光下能否分解水产生[H],取其新鲜叶片制成叶绿体悬浮液.取一支试管,加入叶绿体悬浮液5mL和0.1%的2,6-二氯酚靛酚(一种能被还原成无色的蓝色氧化剂)溶液5滴,摇匀,置于直射光下,试管内液体蓝色逐渐褪去.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本实验的方法步骤还需要完善的做法是另取一支试管,加入与实验组相同的材料,但置于黑暗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