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其中A能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应为神经递质;B能作用于甲状腺,应为促甲状腺激素;C能作用于肾小管,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应为抗利尿激素;D能作用于B细胞,应为淋巴因子;E能作用于组织细胞,降低血糖浓度,应为胰岛素.
解答 解:(1)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细胞接受A物质神经递质后,膜两侧电位差会发生变化,产生兴奋,此时用电流表去测量电位情况,结果应是图2B所示.且由这种刺激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传递方向为单方向是由于突触所致.
(2)信息分子B为促甲状腺激素,它的分泌量受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3)信息分子C为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4)据图可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故答案为:
(1)B 突触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甲状腺激素 (负)反馈
(3)抗利尿激素
(4)神经-体液-免疫
点评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湖北宜昌市协作体春(高一生物)期中联考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H]和ATP最多的阶段分别是( )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三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是长期地理隔离的结果 | |
B. | 是由于生存环境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所导致 | |
C. | 东北虎和华南虎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 |
D. | 东北虎和华南虎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差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1和t2时种群数量相等 | |
B. | 若t0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t2时其为2N | |
C. |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 |
D. | 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湖北宜昌市协作体春(高一生物)期中联考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草原类型 | 草甸草原 | 典型草原 | 荒漠草原 |
植物总种数 | 160 | 100 | 80 |
平均种数(种树/平米) | 20 | 18 | 10 |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 2000 | 900 | 200 |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 25.0 | 49.1 | 78.0 |
A. | 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 |
B. | 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 |
C. | 三个草原群落的空间结构只存在水平结构 | |
D. | 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