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颤藻是一种蓝细菌.下列关于颤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颤藻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颤藻在分裂过程中出现基因重组
C.颤藻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中也有RNA的存在
D.核糖体是颤藻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分析 颤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解答 解:A、颤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A错误;
B、颤藻属于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方式增殖,而二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基因重组,B错误;
C、颤藻属于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C正确;
D、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以颤藻为素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明确颤藻是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根据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

(1)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甲细胞器中完成的能量转换的过程是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在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2)人如果一次摄入大量的糖类,一段时间后,血糖可通过①③(填数码)过程合成糖元,在胰岛素  激素的调解下完成.
(3)物质A是丙酮酸.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⑦(填数码),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可通过⑤过程形成物质C乳酸(填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细胞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线粒体中为主动运输
B.性激素的合成与在内质网有关
C.在高等植物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
D.核糖体是噬菌体、蓝藻、蘑菇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该图是高等植物细胞的模式图
(2)与肌肉细胞相比,它所特有的结构是[6]叶绿体、[3]细胞壁
(3)对2中所含的氨基酸作放射性标记,首先发现在7上大量聚集,最可能的解释是它是合成多肽链(蛋白质)的场所(或答在7上利用氨基酸合成多肽)然后发现在5上也出现,而且数量不断增多,最可能的解释是多肽(蛋白质)要在5上进行加工
(4)光合作用的场所是[6]叶绿体,1的作用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5)与合成蛋白质有关的一种RNA从[13]核孔出来,进入[7]核糖体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6)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包装、运输过程中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是由[1]线粒体供给.
(7)侵入细胞的病菌会被送到[15]溶酶体被分解.
(8)西红柿颜色较红,味道较甜是因为[8]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色素与糖类的缘故.
(9)携带遗传信息的主要结构是[11]染色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图中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核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间期进行了DNA复制.
(2)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
(3)根据图2中的细胞分裂图象,判断此细胞为动物(动物或植物)细胞,判断依据是无细胞壁,有中心体.
(4)便于对染色体进行观察和计数的是图2中的乙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代谢引起的疾病.白化病患者皮肤缺乏黑色素;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的苯丙酮酸大量从尿液中排出.下面图甲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的代谢,图乙为某家系苯丙酮尿症的遗传图谱.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图甲可以得知,在基因水平上,白化病患者是由于基因3发生突变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2发生突变所致.(填写基因1、基因2或基因3)
(2)分析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可以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3)分析图乙可知,苯丙酮尿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4)图乙中II5、II8的基因型分别为RR或Rr、Rr.Ⅲ10是患病女孩的概率为$\frac{1}{6}$.
(5)假设酶A由500个氨基酸组成,直接指导该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至少由1500个核苷酸组成(不考虑终止密码),参与合成过程的tRNA最多有61种.科学家研究表明: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5秒,实际上合成120个酶A分子所需的时间仅为1分钟,其原因是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个该酶分子(或蛋白质分子)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1)光合作用碳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在叶绿体基质中将CO2转化为三碳化合物,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逐渐下降.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输出量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未遮光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则支持上述推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玉米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识别.根据生产实践获知,杂交种Aa表现为高产,分别比显性品种和隐性品种的产量高12%、20%.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宽叶玉米和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地块自然授粉[设同株异花授粉(自交)与品种间异株异花授粉(杂交)几率相同].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上述栽种方式,两个品种玉米受粉方式共计有4种.收获的种子(胚)的基因型及比例约是1AA:2Aa:1aa.
(2)假若用上述自然授粉收获的种子用于次年种植,希望次年不减产,则在先一年进行了自然授粉的地块只在窄叶(宽叶/窄叶)植株上收获种子,次年播种后只留宽叶(宽叶/窄叶)苗可达到目的.
(3)玉米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矮茎玉米幼苗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长成变异高茎植株,但不改变遗传物质.生物科技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你预期最可能的结果并作出解释.实验步骤:
①在变异高茎玉米雌花、雄花成熟之前,分别用纸袋将雌穗、雄穗套住,防止异株之间传粉.
②雌花、雄花成熟后,人工授粉,使其自交.
③雌穗上种子成熟后,收藏保管,第二年播种观察.
预期最可能的结果是全是矮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3•北京模拟)图1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 ,乙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

(2)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 ,Ⅱ﹣6的基因型为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 ,患乙病的概率是 ,不患病的概率是

(4)若Ⅲ11是21三体综合征患者,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 的卵细胞和 的精子受精发育而来,这种可遗传的变异属于染色体 的变异.

(5)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图2所示,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措施是

①适龄生育 ②基因诊断 ③染色体分析 ④B超检查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