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剧烈运动时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 |
B. | 人体内所有组织细胞都生活在在组织液中 | |
C. | 血浆的大部分成分是水,还含有血红蛋白、抗体、激素、无机盐、气体、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以及代谢废物 | |
D. | 正常情况下,在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中,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血浆,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细胞内,这样才能保证细胞顺利得到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
分析 1、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和pH,其中人体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相关.
3、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解答 解:A、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因此剧烈运动时血浆不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A错误;
B、人体内大多数组织细胞都生活在在组织液中,少数生活在血浆或淋巴中,B错误;
C、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C错误;
D、正常情况下,由于组织细胞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故在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中,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血浆,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细胞内,这样才能保证细胞顺利得到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稳态、免疫系统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理解人体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调节机制;识记免疫系统的功能.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过程可发生在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 |
B. | 该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内,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 |
C. | 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 | |
D. | 在肽链合成的过程中需要的条件只有mRNA、核糖体、游离的氨基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核中含有四条染色体 | |
B. | 细胞核中含有四条同源染色体 | |
C. | 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体 | |
D. | 联会后同源染色体中四条染色单体的总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亲本组合 | F1株数 | F2株数 | ||
紫色叶 | 绿色叶 | 紫色叶 | 绿色叶 | |
①紫色叶×绿色叶 | 121 | 0 | 451 | 30 |
②紫色叶×绿色叶 | 89 | 0 | 242 | 8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绵阳期末)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能量转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体内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相联系
B.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吸能反应,又有放能反应
C.硝化细菌化能合成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氮气的还原
D.能够吸收固定太阳能的自养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