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两个);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
… | 24 | 29 | 32 | 34 | …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______段获得的。
(3)图B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C3的生成量______,发生的场所是______。
(4)该组同学发现用装置A测定的光合作用的速率比实际值偏低,原因是:______。为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设置了对照组,对照组应置于______条件下,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测得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是______。
【答案】(1)光照强度、温度 18(或g)
(2)de或fg
(3)多 叶绿体基质
(4)植物存在呼吸作用 遮光 M-N(M+|N|)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A是密闭装置,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说明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始终不变,因此刻度移动表示是氧气的变化量;图B表示氧气释放速率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其中c点和g点氧气释放速率为0,证明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1)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图A是密闭装置,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说明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始终不变,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就只有光照强度和温度了;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动是由氧气的增减造成的,只要有氧气释放,液滴就会右移,图B中g点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超过该点将消耗氧气,所以g点(18点)时储存氧气最多。
(2)由数据可知,相同的时间刻度变化越来越小,说明释放的氧气量在减少,对应图B中de段或fg段;
(3)d点与c点相比, d点的氧气释放速率快,即光合速率快,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C3的生成量多;该过程为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4)用装置A测定的光合作用的速率比实际值偏低,原因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部分氧气;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还需要测定出呼吸速率,具体做法是设置A装置完全相同的C装置,将C装置遮光放在与A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测得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是=净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M-N或M+|N|。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分别表示泡菜制作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据图1可知泡菜制作中乳酸菌数量呈“J”型增长
B. 图2中发酵初期乳酸产生量较少,与氧气含量无关
C. 据图3可知,发酵中期是食用泡菜的最佳时间
D. 用比色法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需制备标准显色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如图为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图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越冬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B. 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C. 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
D. 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乳酸不断积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发酵初期: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不抗酸的酵母菌。其中的酵母菌最初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相应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发酵初期氧气耗尽,乳酸发酵开始。
(2)发酵中期:乳酸发酵使乳酸不断积累,pH下降,无氧状态稳定,乳酸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大量乳酸,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0.8%,pH为3.5~3.8。这一期间为泡菜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而且清香。分析此时期坛内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情况: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发酵后期:在此期间继续进行乳酸发酵,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当乳酸含量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度会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风味已不协调。
(4)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还要跟踪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________(会、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___________________。
(5)发酵结束后,要测定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先与__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_反应,然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色染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腐乳是我国独有的发酵食品,由于具有高营养价值,在国际上也备受推崇。某科研机构研究了腐乳生产过程中不同浓度的食盐对腐乳中氨基酸含量和pH的影响,其中部分数据如下。
(1)腐乳生产过程有多种微生物的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应属于______________生物。
(2)腐乳制备过程中,加盐可以__________________,使豆腐块变硬。
(3)由图可知,后期发酵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腐乳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发酵过程中____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
(4)由表可知,后期发酵到60天时,盐度为___________的腐乳已经腐败,说明______________。
(5)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提倡“少油低盐”的健康生活方式,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腐乳生产过程中应该控制盐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构成.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A. b(c﹣18)+18a B. bc
C. b(c﹣18)﹣18a D. b(c+18)﹣18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一株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该玉米植株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探究缺氧条件下北欧鲫鱼细胞呼吸特点,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①②③,过程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B. 取培养该鱼的水样加入碱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振荡混合均匀,水样变成灰绿色
C. 为验证北欧鲫鱼肌细胞具有上述呼吸特点,可将该鱼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培养
D. 北欧鲫鱼的其他组织细胞产生的乳酸最终转化为酒精排出体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
A.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 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 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 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