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 |
B. | 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
C. | 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 |
D. | 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
分析 根据测交后代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比为1:3,说明有色子粒和无色子粒是受两对基因控制的,1:3的比例是1:1:1:1转化而来,因此植株X是双杂合.
设由于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因此,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为A_B_,其余都为无色子粒.所以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三种,分别为Aabb、aaBb和aabb.
解答 解: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也是双杂合的,与植株X相同,都是AaBb,A正确;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如果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则测交后代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不可能是1:3,而是1:1,C错误;
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三种,即Aabb、aaBb和aabb三种,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浦东新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科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方面的研究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菊科植物青蒿中所含的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新型特效药。研究者做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如下。
【实验一】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实验结果】相关实验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实验二】生物工程合成青蒿素
为避免青蒿被过度采集,研究者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生产青蒿素。但直接从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提取青蒿素的效果很不理想,因而采取如下图中①~④所示实验流程合成青蒿素。其中发根农杆菌具有Ri质粒,可促进青蒿愈伤组织生根。
(1)提取青蒿素应选取的最佳青蒿材料是 。据表1和表2分析,实验一的实验目的不包括 ( )
A.不同生长期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
B.不同青蒿组织中的青蒿素含量
C.不同干燥方式对青蒿素提取的影响
D.不同日照时长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2)实验二图中青蒿组织培养通常用的培养基名称是 培养基。步骤③青蒿叶片组织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 。
(3)据实验二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多选)
A.未分化的青蒿组织中青蒿素含量高 B.该实验是从青蒿根中提取青蒿素
C.Ri质粒转化青蒿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 D.利用此生物工程方法可大量生产青蒿素
【实验三】植物激素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萘乙酸 (NAA)是最常用来调控发根生长及代谢中间产物形成的一种激素。研究者假设NAA能促进青蒿愈伤组织发根,并能提高青蒿发根后产生青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6。
表6: NAA对青蒿组织发根和产生青蒿素的影响
组别 | NAA浓度 (mg/L) | 发根生长比 | 青蒿素含量 (mg/g) |
A | 0.025 | 34.457 | 0.080 |
B | 0.050 | 33.500 | 0.166 |
C | 0.100 | 29.400 | 0.128 |
D | 0.250 | 15.813 | 0.000 |
E | 0.500 | 13.059 | 0.000 |
F | 0.750 | 8.706 | 0.000 |
G | ① | 27.101 | 1.480 |
(注:发根生长比指的是:收获时鲜重/接种量)
(4)实验三培养时影响青蒿素含量的可能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写出2种即可)。表6中①表示的数值是 。
(5)根据实验三结果,请画出发根生长比与NAA浓度的关系曲线图。
(6)由实验三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 | DNA是遗传物质 | ||
C. | 糖类是遗传物质 | D. | RNA是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1 | B. | 3:1 | C. | 5:1 | D. | 8: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K+泵是一种酶 | |
B. | Na+-K+泵是一种载体蛋白 | |
C. | Na+-K+泵能同时转运Na+、K+说明该物质不具有专一性 | |
D. | Na+-K+泵参与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表现型 | 灰色有刺 | 灰色无刺 | 黄色有刺 | 黄色无刺 | ||||
性别 | ♀ | ♂ | ♀ | ♂ | ♀ | ♂ | ♀ | ♂ |
数量(只) | 26 | 16 | 0 | 13 | 9 | 5 | 0 | 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