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蓝藻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B、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C、颤藻属于生产者,能进行有丝分裂 |
D、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一般不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
B、通常采用样方法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鱼类的种群密度 |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
D、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可放人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B细胞大量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
B、B细胞大量合成并分泌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
C、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与肠道病毒特异性结合,并清除病毒 |
D、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并消灭抗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
| ||
B、
| ||
C、
|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三聚氰胺分子“扩容“的目的是激活小鼠的免疫反应 |
B、三聚氰胺分子会被动物的免疫细胞的受体所识别 |
C、体外克隆化培养小鼠杂交瘤细胞需加入动物血清 |
D、经培养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淋巴因子只在细胞免疫中由T细胞产生 |
B、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需接受特定抗原的刺激 |
C、B细胞的增殖分化只需抗原的刺激 |
D、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免疫细胞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
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
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
D、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
B、HIV在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 |
C、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 |
D、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B细胞,最终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