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1分,共8分)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A、a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B、b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作出的统计结果如下图: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
(2)亲本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丁的基因型是_______。
(3)F1形成aB配子的概率为_______。
(4)F2中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
(5)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代的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9.科学家在一群小鼠中偶然发现了一种全身无毛小鼠(称作裸鼠)。通过杂交实验发现:裸鼠×正常鼠→正常鼠(F1),F1个体间自由交配,后代(F2)中裸鼠大约占1/4,并且雌雄个体比例为1∶1。F2正常鼠中与亲代正常鼠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A.1/3
B.2/3
C.3/4
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假如生物的某一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又从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这一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A.由常染色体上基因决定
B.由X染色体上基因决定
C.由Y染色体上基因决定
D.由环境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DNA的双螺旋结构中,现在已查明一核苷酸对中含有一个胸腺嘧啶,则该核苷酸对中还有
A.一个磷酸、一个脱氧核糖、一个腺嘌呤
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两个腺嘌呤
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腺嘌呤
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鸟嘌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细胞质中过多的Na+可能影响酶蛋白的分子结构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使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0.(9分)人类和果蝇都是XY型性别决定。在人类和果蝇中性染色体和性别的关系如下表:
XY | XX | XXX | XXY | XO | XYY | |
人的性别 | 雄性 | 雌性 | 超雌性 | 雄性 | 雌性 | 超雄性 |
果蝇性别 | 雄性 |
| 超雌性(不能存活) | 雌性 | 雄性 | 雄性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人类男性的性别取决于是否含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该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性指数是指X染色体的数目和常染色体组数的比,超雌果蝇的性指数为_________;某雄果蝇的性指数为0.5,该果蝇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⑶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男性比普通男性高,但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多数不育,性格孤僻、粗暴,属于_________遗传病。该患者患病的原因最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有关。
⑷蜜蜂的性别决定主要与染色体组数目有关。正常的雌蜂是二倍体,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发育成雌蜂(填“蜂王”或“工蜂”),则雄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倍体;假设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则该蜂王子一代雄蜂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下列哪一组可解释细胞的统一性,细胞的多样性:
A.相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分化
B.相同的生理功能,细胞增殖
C.相同的化合物组成,细胞分化
D.相同的元素组成,细胞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农民贮存稻种前,要将收获的稻种放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如果晒的时间不够,稻种在堆放时会发热以至霉烂;研究发现这种发热与种子消耗氧气成正比关系。种水稻时,农民又要将稻种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产热速度也越来越快,种子逐渐变“甜”了,再经过一段时间后种子开始发芽,这时水稻种子内的水分含量达到峰值。根据上述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烂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霉菌大量繁殖,其次是无氧呼吸
B.暴晒可以使种子中的水分完全去除
C.种子变甜是因为产生了许多麦芽糖的原因
D.水稻种子在浸泡过程中通过渗透作用大量吸水,为发芽做好准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