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二次免疫反应主要由记忆细胞快速产生抗体
D.HIV侵染人体的T细胞只影响细胞免疫过程

分析 1、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浆细胞分泌特异性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的结合.
3、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4、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解答 解:A、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使抗原失去致病作用,B正确;
C、二次免疫反应主要由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C错误;
D、HIV侵染人体,主要破坏T细胞,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力,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田间棉花的光合作用强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原理:①光合作用强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合成有机物的量表示.
②5%的三氯乙酸能杀死筛管细胞(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结构).
实验材料:号牌、5%的三氯乙酸溶液、分析天平、称量皿、记录表、纱布、刀片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晴天在田间选定有代表性的棉花叶20片,按编号1~20持号牌.
第二步:将选定叶片的叶柄用5%的三氯乙酸溶液点涂一圈,杀死叶柄筛管细胞.
第三步:按编号顺序分别剪下叶片对称的一半,依次夹于温润的纱布中,贮于暗处,记作甲组;4小时后,按编号顺序以同样的速度剪下另外半片叶,也依次夹于湿润的纱布中,记作乙组.
第四步:返回实验室后,在同号的每半片叶(甲组、乙组)的对应位置各取1cm2的3个叶块,将叶块分别置于称量皿中;将每个称量皿中的叶片分别进行烘干处理,在分析天平上称重,记录数据,计算结果.
请分析并回答:
(1)将叶柄管细胞杀死的目的是阻止实验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输出.
(2)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的步骤有采用同一叶片对称的两部分进行对照的方法(或先后两次剪下的叶片同样保存在湿润的纱布中;用于烘干和称重的各叶片两半的部位及面积相等).
(3)用M、M分别表示每个称量皿称重后的平均干物质质量,写出1m2棉叶在1h内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2500(M-M).(用字母表示)
(4)乙组叶片合成有机物,所需的直接能量来源于光反应(生理作用).一般为了便于检测,实验过程常用O2的释放量或CO2 的吸收量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数字和名称一致才能得分)
(1)该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细胞壁、[③]大液泡,[⑦]叶绿体等结构.
(2)图中③⑤⑥⑦⑨的共有的化学业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它和细胞膜、核膜一起构成生物膜系统.
(3)图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有细胞核和[⑦]叶绿体和[⑥]线粒体.
(4)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⑨(填编号).该结构与细胞内脂质合成、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有关.
(5)图中的①称为原生质层,图中动植物细胞都含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6)对细胞核的功能较全面的阐述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微生物中有一些营养缺陷型,它们在一些营养物质的合成能力上出现缺陷.因此必须在基本基中添加相应的有机营养成分才能正常培养这些菌株.现有一种产氨短杆菌,体内合成腺嘌呤(或酸)的途径如下(A、B、C、D为相应的酶):
葡萄糖→5-磷酸核糖→磷酸核糖焦磷酸$\stackrel{A}{→}$磷酸核糖胺$\stackrel{B}{→}$肌苷酸$\stackrel{C}{→}$琥珀酸腺酸苷$\stackrel{D}{→}$腺苷酸.
现用紫外线照射产氨短杆菌后发现,有一些菌体必须在添加腺嘌呤后才能生长.请问:
(1)这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的产生是因为体内发生了基因突变.
(2)如果想用这种细菌生产肌苷酸,则应使细菌体内的C酶不能合成.
(3)在利用这种缺陷型的菌种生产肌苷酸的过程中发现细菌体内积累肌苷酸过多后会使A酶活性下降,这种调节被称为反馈调节,解决的办法有通过诱变育种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4)原核生物常被用作基因工程的受体菌,其原因是原核生物具有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少优点.
(5)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常需要对微生物进行计数,血球计数板是常用的工具,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中25×16型的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一般计数时选取的中方格位于计数室的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如图表示的上其中一个中方格的情况,对该中方格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的结果是24个.如果计数的几个中方格中的细胞平均数为2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5×106个.
(6)提出一种办法来鉴别这种营养缺陷型细菌:配制不含腺嘌呤的基本培养基,接入菌种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用浸有腺苷酸溶液的滤纸小片放在培养基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如果发现滤纸片周围有菌落形成,而其他地方没有,则可以说明这是腺苷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及高度均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 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在实验室条件下,连续7天按下表的方法进行处理.
甲组(对照组)乙组(实验组)
适宜强度的可见光适宜强度的可见光和紫外光
毎天光照12小时
步骤3:7天后,测量、记录两组植株的高度;检测、记录两组植株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 的含量.
【预测结果】甲组(或对照组)植株高于乙组(或实验组),甲组植株(或对照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少于乙组(或实验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请据图回答:
(1)丙代表的生物是③(填序号).
①原核生物  ②真核生物  ③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
(2)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主要调节方式是负反馈调节.
(3)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网):
(4)B和D之间的信息传递的种类可能有物理、化学、行为信息.
(5)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才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此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较少和营养结构简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为牛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过程代表超数排卵,b表示受体母牛经人工激素调节后与供体母牛达到同期发情(或相同的生理状态).
(2)供体牛的主要职能是产生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受体母牛必须具备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的繁殖能力.
(3)在配种过程中,精子需要经过成熟和获能的过程,才能与卵细胞受精,受精作用过程的场所是输卵管.
(4)为了获得核基因型相同的多个胚胎,常采取的方法是胚胎分割,处理的时期是桑椹胚期或囊胚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植物细胞能表现全能性的原因是(  )
A.细胞中有该物种全套遗传信息B.植物细胞内部所含的营养充分
C.植物细胞都没有高度分化D.植物细胞生活的外界环境比较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
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
B.制备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应用
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D.由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