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D.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氧气的消耗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短时间内会导致生殖隔离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为果酒和果醋制作装置,图乙表示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果酒时应关闭阀b,适时打开阀a几秒钟
B. 制作果醋时需打开阀a通气,打开阀b排气
C. 过程①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的条件下
D. 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中导入培养基后立即盖上培养皿盖
B. 步骤④中接种环只需在第一次划线前灼烧处理
C. 将接种后的图④平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时无需倒置
D. ③步骤操作时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Ma=Mb>MA。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若h1>h2,MA=MB,则Ma<Mb
B.若h1>h2,MA=MB,则Ma>Mb
C.若Ma=Mb>MA>MB,则h1<h2,M1>M2
D.一段时间后,A→a与a→A、B→b与b→B的水分子扩散速率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小麦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D、d分别为矮秆基因和高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乙品系通过基因工程获得抗白粉病性状,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射线处理甲品系,也可以得到乙品系和丙品系
B. 乙品系的获得属于定向改造,其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
C. 甲品系与丙品系中的染色体Ⅰ差异较大,有可能不能正常配对
D. 若要得到矮秆抗矮黄病纯合子,最好选择甲丙品系进行杂交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相关问题:
组别 | 实验材料 | 实验试剂 | 实验目的 |
A | 杨树根的永久装片 | 一一 | 高倍镜的使用 |
B | 新鲜的菠菜叶片 | 无水乙醇(丙酮)、SiO2、层析液 | 观察叶绿体中的色素 |
C | 糖尿病病人的尿液 | 斐林试剂 | 观察特定颜色 |
D | 洋葱根尖 |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
(1)A组实验中用同一个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_____________。
A. B. C. D.
(2)B组实验中的SiO2的作用是_________,还需要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3)如图1表示B组实验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其中色素带C是______,呈现为______色。
(4)C组实验观察到特定的颜色是__________,用正常人的尿液重复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5)做D实验时,主要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星________形;某同学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四个时期模式图2,图中ABCD出现的先后顺序为____(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消除河道黑臭底泥和改善水质,将乳酸菌、酵母菌群、光合菌群等多种微生物包埋在固体颗粒中制成Ⅰ型和Ⅱ型微生物载体颗粒,如下图所示。
(1)筛选光合菌群时,培养基成分中无需添加______,培养乳酸菌、酵母菌群、光合菌群时需要无氧条件的是______。
(2)在培养酵母菌的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K2HPO4、NaCl、葡萄糖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______。培养微生物前,宜采用______方法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完成下图甲所示操作,至少需要灼烧接种环______次。
(3)若研究人员用图乙所示方法分离培养微生物,该方法称为______,用______共吸取0.4ml菌液(假设稀释倍数为106)平均等量接种到4个平板上,放入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 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156、462、178和191。则每1ml菌液中的酵母菌数量为______
(4)下图为试验场内水体不同深度处DO(水中溶氧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在试验场内系统运行80 天左右,除20 cm以下深度外,其余深度处DO均大于1.5 mg/L,且DO呈上升趋势,主要由于微生物载体中包埋的______能使水体DO升高,DO的升高能促进微生物载体中包埋的______以及水体中好氧菌的繁殖,致使试验场内降解有机物的速率和能力得到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渗透现象示意图,实验开始时,烧杯液面与漏斗液面相同(均为a),请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漏斗液面上升过程中水分子只能由烧杯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而不能由漏斗滲出
B. 当漏斗液面不再升高说明蔗糖分子透过半透膜达到渗透平衡
C. 农作物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与图示现象都是通过渗透作用实现的
D. 若用纱布替代半透膜重复此实验,则实验结束时漏斗最终液面高度在a与b中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