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细胞克隆的最主要用途之一是从普通细胞系中分离出缺乏特殊基因的突变细胞系
C.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D.愈伤组织的形成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水、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等物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高考生物专题提升训练: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Y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为bXr的配子占1/4
C.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8
D.白眼残翅雄果蝇不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高考生物专题提升训练:第4讲 酶与ATP(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B.ATP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C.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
D.需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通过[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高考生物专题提升训练第2讲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成熟植物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是渗透吸水。某兴趣小组为研究渗透吸水做了一个实验,该实验的简易渗透吸水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成熟植物细胞被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发生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如图丙所示。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伊始b侧液体的浓度大于a侧的
B.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里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
C.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③④⑤
D.把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发生质壁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高考生物专题提升训练第2讲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结构、功能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转运RNA、抗体、酶、载体蛋白发挥相应作用后,不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是抗体
B.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会因细胞分化而导致DNA有区别,但mRNA是相同的
C.蓝藻与黑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二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叶绿体的有无
D.蛋白质的合成不一定要在核糖体上进行,例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高三生物名校试卷精选汇编:专题15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成分不同,但能源物质相同,都是葡萄糖
B.植物组织培养无需添加抗生素,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必须添加抗生素
C.通过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可获单倍体烟草植株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高三生物名校试卷精选汇编:专题15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动物的培育离不开核移植技术
B. 受精卵经卵裂形成的卵裂球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
C. 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遗传特性相同的后代
D. 利用某一胚胎的干细胞进行多组核移植,理论上产生子代的雌雄个体的比例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高三生物名校试卷精选汇编:专题15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在培育过程中,都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
B.它们的遗传物质都只自一个亲本
C.它们是通过相同的生殖方式获得的
D.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一般都有卵细胞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四单元第3节 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可遗传变异,其中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异是( )
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到基因突变
C.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不能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