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条绿豆芽长出不定根数 | 平均长度(mm)每条不定根 | |
①幼嫩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离得到的提取液 | 5.92 | 37 |
②用老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离得到的提取液 | 4.16 | 18 |
③全营养液 | 3.82 | 17 |
④浓度为85μmol/L的生长素溶液 | 5.44 | 29 |
⑤浓度为170μmol/L的生长素溶液 | 5.02 | 24 |
⑥浓度为260μmol/L的生长素溶液 | 4.85 | 20 |
⑦蒸馏水 | 3.17 | 14 |
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但是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浓度略高对根生长就会起抑制作用,因此图中曲线AB表示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茎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对应图中曲线CD.
根据实验的对照原则分析,在实验①②③中,加全营养液的③组可作为对照组;在实验④⑤⑥⑦中,加蒸馏水的⑦组可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对照分析可知,实验组均能促进生根.由于幼嫩植物的茎叶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该实验组不定根的数目和平均长度都最高.
解答 解:(1)植物体内幼嫩的茎叶生长素含量多,促进生根和根的生长的作用强,因此用幼嫩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离得到的提取液处理绿豆芽,①的各项数据均高于②.
(2)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而该实验结果表明各种浓度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没体现出抑制作用,因此不能说明生长素对绿豆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具有两重性.
(3)在实验①②③中,加全营养液的③组可作为对照组;在实验④⑤⑥⑦中,加蒸馏水的⑦组可作为实验的对照组.
(4)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因此曲线AB表示根,CD表示茎.将绿豆芽水平放置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使近地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均高于远地一侧.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敏感,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到抑制,即对应图中B点;而茎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对应图中D点,因此茎远地一侧对应图中C点.
故答案为:
(1)植物体内幼嫩的茎叶生长素含量多,促进生根和根的生长的作用强
(2)否 实验结果表明各种浓度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没体现出抑制作用
(3)③、⑦
(4)B C 向地性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以及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影响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难度适中.在分析表格时能够利用对照实验的原则找到对照组,并得出相应结论;并且明确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就会抑制根的生长.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对水和各种离子的吸收不是等比例的 | |
B. | 不同的作物对离子的吸收具有差异 | |
C. | 水稻和番茄都从培养液中吸收了Mg2+ | |
D. | 植物对离子的吸收量取决于培养液的浓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 |
B. | 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 |
C. | 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 |
D. | 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PM2.5中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会导致其pH呈酸性 | |
B. | 肺泡吞噬细胞吞噬入肺的颗粒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
C. | 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T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延长 | |
D. | PM2.5含量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颤藻不含叶绿体,但含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 |
B. | 蓝球藻含有核糖体且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 |
C. | 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且细胞具有细胞壁 | |
D. | 酵母菌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和核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细胞与外界的第一道屏障 | |
B. | 骨骼肌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 |
C. | 含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 |
D. | 核膜上的核孔越多表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交流越频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分组 步骤 | 红粒小麦组 | 白粒小麦组 | 对照组 | |
① | 加样 | 0.5mL提取液 | 0.5mL提取液 | X |
② | 加缓冲液(mL) | 1 | 1 | 1 |
③ | 加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④ | 反应 | 37℃保温5min,冷却至常温,各加2滴碘液显色 | ||
显色结果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制片时,首先应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 |
B. | 水解时,需要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 | |
C. | 冲洗时,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以免影响染色 | |
D. | 染色时,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标本先后进行染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