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化合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马铃薯块茎匀浆液中加入碘液,需用显微镜观察到变蓝色
B. 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需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 蛋清稀释液中依次加入双缩脲A、B试剂,需加热后溶液变紫色
D. 花生子叶用苏丹Ⅲ溶液染色后,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橙黄色颗粒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炎症反应通常会引起局部组织疼痛。科研人员对枸杞多糖(LBP)相关药效开展了研究。
(1)机体局部组织损伤可激活____系统引发炎症反应。某些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使相关神经元更易产生____,并传至______ 产生痛觉。
(2)福尔马林(FM)是常用致痛剂,致痛表现集中在时相I(注射后0~5分钟,直接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引起)和时相II(注射后15~25分钟,引起炎症因子释放而增加对疼痛的敏感性).将若干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处理如下表。记录各组小鼠因疼痛发生的缩足行为,结果如图1。
比较__________ 两组结果可知FM能引起疼痛。与乙组实验结果相比,甲组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LBP对FM致痛存在________作用,且该作用可能只通过影响FM所致的炎症反应来实现。
(3)炎症因子IL-6使Ca2+通道(TRPVI)通透性增强,引起痛觉,其分子机制如图2所示。
据图概括IL-6通过PI3K发挥 ___________作用的两个途径。细胞膜上的TRPV1通透性增强后,Ca2+内流增加,可_____神经元的兴奋性。
(4)为验证LBP通过抑制IL-6的释放发挥药效,将离体神经元和能释放IL-6的胶质细胞共同培养。对照组和LBP组均用辣椒素(TRPV1的激活剂)处理,检测神经元内Ca2+信号变化,结果如图3。该实验不足以验证假设,请阐述理由并加以完善,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
(5)基于上述系列研究,请为镇痛药物的开发提供两种思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受体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
B. 受体能识别特定的信号分子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
C. 胰岛B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胰高血糖素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D. 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细胞会产生兴奋或受到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 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 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 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密度
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表所示,a、b、c、d最有可能是
细胞结构 | 细胞壁 | 细胞大小 | 核膜 | |
a | 有 | 有 | 较大 | 有 |
b | 有 | 无 | 较小 | 有 |
c | 有 | 有 | 小 | 无 |
d | 无 | — | — | — |
A. 病毒、植物、动物、细菌 B. 动物、植物、细菌、病毒
C. 细菌、动物、植物、病毒 D. 植物、动物、细菌、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ATPase为ATP酶,在图示生理过程中还具有载体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护肤品中的甘油通过方式①进入皮肤细胞
B.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②的运输速率
C. 吞噬细胞可通过方式③吞噬病原体
D. 血浆中的碘通过方式②协助扩散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的是对照实验的结果
B.化合物X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C.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
D.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提高农作物对土壤中有机肥料的吸收效率
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们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农作物、家禽家畜、人和微生物组成该生态系统
B. 农作物、树林等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C. 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D. 该生态系统注重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