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运动时分泌大量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时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D.出汗使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分析 1、体内水少或盐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主动运输的条件需要载体和能量.

解答 解:A、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
B、运动时机体产热增加,出汗有利于机体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稳定,B错误;
C、Na+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C正确;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体温调节和物质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B.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C.细胞分化将造成不同细胞间蛋白质种类的差异
D.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有关目的基因的检测方法错误的是(  )
A.可以用DNA分子杂交B.可以用DNA分子与mRNA杂交
C.可以用相应的抗原抗体杂交D.不可以进行个体水平的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02液.1-4号试管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请回答:
试管号123456
H2O2溶液2ml2ml2ml2ml2ml2ml
FeCl3溶液2滴---------------
鲜肝研磨液-2滴-2滴①2滴①′2滴
HCl溶液----②2ml②′/
NaOH溶液----③/③′2ml
保持温度37°C37°C37°C0°C④37℃④′37℃
(1)1号和2号试管对比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高效性.
(2)4号和2号试管对比可以得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结论
(3)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应再增设5、6号试管,请在表格中补充相关内容(若不加用/表示).
(4)你设置的5、6号试管与号试管可作为完成上述(3)命题的一组对照实验.对应2号试管应该加入等量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固定化酶中用到的反应柱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酶都可以自由通过反应柱
B.反应物能通过,固定化酶的颗粒不能通过
C.反应物和酶都不能通过反应柱
D.反应物不能通过,酶能通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Ⅰ、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
①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②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
③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④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肝移植后的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出现细菌感染而使生存质量下降.有学者就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1)实验一:将若干健康、状况相似、体内无病原体的大鼠均分为G1、G2、G3三组.各组大鼠移植A类大鼠肝脏,肝移植术后处理方法见表1.处理n天后,检测各组大鼠的排斥反应程度,结果如表2.
表1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方法
组别注射试剂
G1生理盐水(灭菌)
G2大肠杆菌菌液
G3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
表2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结果
组别排斥反应程度较轻个体比例排斥反应程度中等个体比例排斥反应程度较重个体比例
G1017%83%
G250%33%17%
G383%17%0
①移植器官中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②环孢霉素A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减弱(加强/减弱)免疫系统功能.
③据表2可知,G1组免疫排斥反应最为强烈.本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感染减弱大鼠肝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程度,但其作用较免疫抑制剂弱.
(2)实验二:提取实验一处理n天后各组大鼠的淋巴细胞,将其用A类大鼠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处理,之后置于CO2培养箱内培养.观察各组大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相对值的大小用于反映经A类大鼠细胞表面某些蛋白质处理后的细胞增殖能力强弱).与G1组相比,G2组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感染对大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有减弱作用.
(3)实验三:机体中的T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Th1和Th2两类细胞.Th1分泌的蛋白IFN-γ、Th2分泌的蛋白IL-4均可影响免疫排斥反应的程度.测定实验一处理n 天后各组大鼠淋巴细胞中指导上述蛋白质合成的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如表3.
表3 相关mRNA的相对含量
组别IFN-γ mRNA相对含量IL-4mRNA相对含量
G11.4900.887
G20.7051.741
G30.6302.039
由表3推测,与G1组相比,G2组和G3组大鼠促进了T细胞分化成为Th2细胞,减弱了T细胞分化成为Th1细胞.
(4)综合该系列实验的结果推测,细菌感染通过改变肝移植大鼠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T细胞分化方向,导致其此类大鼠的免疫排斥反应程度降低.此项研究为患者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提供参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人类的遗传性疾病是很难用一般药物进行治疗的,基因工程的兴起迎来了基因治疗的曙光.基因治疗是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生物医学高新技术.基因治疗的基本程序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确认遗传性疾病的方法除了用基因芯片检测、生化分析等现代生物技术外,还可以通过家族系谱图(系谱调查法)方法来确定.
(2)治疗性基因的获得除了用限制酶从正常人的基因组中分离出来外,还可以通过人工方法获取,请你写出一种人工方法的途径蛋白质工程法(或反转录法)等;为提高治疗性基因的数量,可以采取PCR技术.
(3)靶细胞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你认为靶细胞一般应该有能分裂特点.
(4)目前基因转移的方法是显微注射;在转导细胞的选择鉴定中,除了用基因探针来检测DNA、mRNA外,还需要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当检测出细胞中已经具有目的基因,需要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来增加细胞数量,然后再回输到病人体内.在上述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一种天然成分动物血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环境温度为25℃时,单位时间机体产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
B.t1到t2间散热量增加是由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