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以乙基磺酸甲酯(EMS)处理拟南芥,分离获得一株黄化突变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突变体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叶色正常型
B.若突变体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叶色正常型
C.若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黄化基因为隐性基因
D.若黄化基因为叶色正常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黄化基因不能编码肽链

分析 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
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4、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解答 解:A、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故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可以恢复为敏感型,A错误;
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则再经诱变不能恢复为敏感型,B错误;
C、由于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所以经诱变后,显性的敏感型基因随那段染色体的缺失而消失了,剩下的是隐性的抗性基因,所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C正确;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则该抗性基因可能编码肽链,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发生时期、类型及意义等;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有一定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物质和结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DP由磷酸、腺嘌呤和核糖三种物质组成
B.酶的合成最初都在核糖体上完成的
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人体各个系统中,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消化系统B.循环系统C.泌尿系统D.生殖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探究干旱胁迫和CO2浓度倍增对紫花苜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者模拟干旱胁迫和CO2浓度倍增的条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处理(光照强度为Q)真正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1
相对气孔开度(%)水分利用效率
A对照大气CO2浓度27.05501.78
B干旱22.55351.87
C对照CO2浓度倍增31.65402.45
D干旱23.95302.55
(1)上述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①首先将培养在干旱条件下的植物幼苗分为两组;②对其中对照组植物幼苗的处理应是正常供水(或浇水、补水),而对实验组植物幼苗的处理应是保持原状(或不供水). 最后通过实验分析结果作出判断.
(2)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真正光合速率会降低,原因主要是气孔开度降低,CO2吸收减少;从表中可以得出,当干旱胁迫发生 时,C02浓度倍增能提高真正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3)依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不能(填“能”或“不能”)判断在B组实验条件下,该组植物能积累有机物.其理由是不知道该条件下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该实验做出的假说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2)实验二: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将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灰身与黑身比为1:1,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现型比均为灰身:黑身=6:9.
若F1中灰身果蝇相互交配,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黑身=2:1,出现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基因型AA致死(灰身纯合子致死).
(3)实验三:果蝇棒眼(B)对正常眼(b)显性,将一棒眼雄果蝇与一正常眼雌果蝇交配,F1中雌果蝇均为棒眼,雄果蝇均为正常眼,且比例为=1:1.遗传学家将一个外源DNA片段导入到F1代棒眼雌果蝇的体细胞中,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眼果蝇.该DNA片段插入果蝇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多种可能,如图表示了其中2种.

为确定转基因果蝇DNA具体的插入位置,研究者让该转基因果蝇与非转基因正常眼雄果蝇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并进行了以下分析(不考虑交叉互换).
a.若子代正常眼雌果蝇: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棒眼雄果蝇=1:1:1:1,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可能性.
b.若子代正常眼雌果蝇: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棒眼雄果蝇=3:1:3:1,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结构简单,是研究生命科学的理想微生物.酵母菌的线粒体饥饿和光照等条件下回损伤,使线粒体成为具有双层膜“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从而将线粒体分解.
(1)为观察正常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健那绿进行染色,在高倍镜下观察线粒体呈蓝绿色.
(2)线粒体内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的过程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3)科学家发现线粒体还与细胞凋亡有关.实验中各种凋亡诱导因子诱发真核细胞凋亡后,催化[H]氧化为水的一种酶--细胞色素C,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含量增加.正常情况下细胞色素C应位于线粒体内膜(写明结构的具体位置).
(4)若某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损伤”,此时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为确定此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可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
A大豆匀浆双缩脲试剂溶液颜色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0.9% NaCl溶液、8%盐酸、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Ⅳ、50%酒精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蒸馏水细胞吸水涨破
(1)A组实验中所使用双缩脲试剂中的甲液和乙液分别是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果呈紫色.
(2)B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进而有利于对DNA进行染色.
(3)C组实验的自的是检测花生种子中含有脂肪,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4)在实验D中细胞吸水涨破后,可获得细胞膜,实验中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提取细胞膜的优点是与其他的动物细胞相比,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容易分离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皖江域示范高中高三模拟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三图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或细胞的模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甲、乙、丙分别是线粒体、细胞核、细菌

B.三种结构中都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

C.从结构上看,甲和乙的相同点是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D.从功能上看,甲和丙的相同点是都能进行有机物氧化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大连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三期初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其合成包括转录和逆转录两个过程

B.任何一个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起催化作用

C.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D.细胞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